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管委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和实施好《纲要》,对于积极适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经区,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全区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大规范、大发展、大提升的五年。在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特大暴风雪、非典、H1N1及金融危机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上做文章,在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上见真功,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共进、人与自然协调共存上求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创出了经济质量和效益全市领先的经区品牌。
  一、经济运行量质齐升,综合实力增强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1.24亿元,年均增长17.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2万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0.44亿元、2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43.5%;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年均增长19.6%;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年均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03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2.7%;税收收入、工商税收收入、四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95.85%、84.25%、59.41%,分别比2005年提高20.85、26.11、16.9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质量、工业用电量增幅等经济指标稳居全市首位。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558亿元,是“十五”的2.3倍;工业总产值1474亿元,是“十五”的3.13倍;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是“十五”的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是“十五”的3.94倍;财政总收入107.8亿元,是“十五”的3.1倍;地方财政收入60.7亿元,是“十五”的4.5倍;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是“十五”的3.2倍。全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5.29:66.77:27.94,调优为2010年的2.66:63.12:34.22。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放质量提高
  通过拓展招商区域,强化招商手段,推进企业增资扩股,全区引进外资项目196个、内资项目165个,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内资125亿元,分别是“十五”的1.8倍和2.1倍;有133个企业追加总投资8亿美元;投资过亿美元项目达到4个,过千万美元项目117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个,外资企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0年,外资企业实现税收9.9亿元,是2005年的4倍;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8%,比2005年提高了22.3个百分点。
  积极开拓市场,全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市场拓展到6大洲164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亿美元,年均增长24.5%,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由2005年的15.8%升至26%。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11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58%,比“十五”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成为全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19%,比“十五”末提高7.5个百分点。全区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34.2亿美元,是“十五”的4.3倍。
  全区启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拓市场、找资源,对外投资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共设立境外投资项目4个,对外投资5090万美元,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华岳集团在柬埔寨投资的橡胶种植加工项目成为全市最大对外投资项目。对外工程承包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承揽工程1亿美元。
  积极挖掘资源,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取得新突破。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功上市,2010年再融资3.5亿元。泓淋科技集团于2010年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融资5.04亿港元。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企业20家,为持续上市奠定了基础。
  三、工业发展水平提升,支柱产业优势明显
  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轻纺服装 “八大”支柱产业。2010年“八大”产业实现产值358亿元,年均增长2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6.2%。
  加大造船产业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新型造船模式,积极引进船舶配套项目,形成了以新船重工、三进船业、济钢启跃船材、伊萨焊接器材等为代表的船舶配套产业体系,成为全市最大的船舶工业聚集区。2010年,全区船舶工业实现产值62.46亿元,年均增长80.7%,占全市的49%;造船完工量76万载重吨,占全市的50%。
  引导贝尔卡特、华盛轮胎等挖掘潜力,增资扩能,推动哈飞汽车等实施技术改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73.96亿元,年均增长63.4%。
  引导华东数控、豪顿华工程等实施争大做强战略,加快推进华东重工、华东核电设备等产业项目,装备制造业快速提升和发展。201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5.04亿元,年均增长8.3%。
  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宣杨数码、泓淋电子、世一电子等企业快速膨胀,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67.06亿元,年均增长30.2%。
  引进华能风电、华润风电、华电风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加大华能电厂节能改造,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18.63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43万千瓦,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0.5亿元。
  推动中玻光电、安然纳米、昌星电子等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新材料产业迅速壮大。201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6亿元,成为全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
  推进迪沙药业、华夏药业、华新药业、清华紫光科技等企业做优做强,食品医药加工业稳步发展。2010年,食品医药加工业实现产值38.21亿元,年均增长15.7%。
  引导海马地毯、汇泉服装等创建名牌,开拓市场,带动了轻纺服装产业升级。2010年,轻纺服装产业实现产值30.23亿元,年均增长6.8%。
  四、现代服务业繁荣兴旺,发展势头强劲
  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2010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33亿元,年均增长20%。
  现代商贸中心开始形成。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200公顷、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的中心商贸区和九龙湾商贸区,汇聚了总投资58亿元的永旺威海购物中心、乐天玛特购物中心、特乙甲全球家居广场、时代广场、家世界建材城等大型商贸设施,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牌最多、商家最集中的商品销售中心。楼宇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300多个企业入驻,服务外包产业产值跃升全市首位。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8.9%。    
  现代物流业迅速壮大。依托汽车站、火车站、威海新港和出口加工区等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公路物流和保税物流,成为全市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威海港吞吐量达到2200万吨;各类物流企业达到160余家,其中占地246亩的鑫通现代物流园区已投入使用,占地100亩的冠宏物流园区也正在抓紧建设;投资6000万元世丰仓储保税物流正式开展业务。
  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业特色鲜明。发挥山、海、林、城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购物、滨海休闲”主题,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华夏城景区于2010年顺利开园,“神游华夏”大型实景山水演艺成为全市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成功举办了两届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无花果之乡”知名度扩大;韩国美食一条街汇集了50多家韩式餐馆和韩国食品店,成为韩国人最青睐的消费场所;海上公园、老虎山生态园、风力发电等为全市滨海休闲旅游观光带增添了新景象。
  五、科技工作成果丰硕,创新步伐加快
  加大科技投入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五年累计引进华康生物芯片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和创新项目40个,实现产业化项目12个,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区级以上研发中心累计达到80个,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总数60项;新增专利334件,完成技术贸易额1.38亿元,13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20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中玻光电、安然纳米等11个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7.5亿元,年均增长27.3%,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9.4%上升为48.1%。
  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精品城区。
  城市环境上档升级。按照建设精品城区的目标,投资2亿元实施了道路整修、广告牌治理、沿街建筑外观改造、高层建筑光亮等18项城建重点工程,拆迁了38处19.2万平方米影响城市景观的建筑,综合整治了5个小区环境,完成了19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和6个小区封闭改造,妥善解决了蒿泊市场搬迁、威峰市场整治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城中村改造高效推进。根据全市总体部署,经过三年集中攻坚,27个城中村、11748户、115.7万平方米房屋顺利拆迁,114.9万平方米回迁房开工建设,12661套、95.7万平方米回迁房交付使用,19个村、8278户居民喜迁新居,占总户数的71%,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增加了集体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强化城市管理工作,设立了园林局、环卫局和社区管理办公室,成立办事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中队,组建了乐天、府安社区居委会,充实社区工作人员47人,加强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健全了所有小区业主委员会,落实了17处零散楼房物业管理服务责任,初步建立了“重心下移、四环联动”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圆满完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阶段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按照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标准,投入资金3082万元,开展6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硬化平整农村街道45.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65盏,绿化植树36.4万棵,砌筑排水沟6.4万米,清理“三大堆”3万余处,拆除乱搭乱建1.6万处,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造农村危旧房屋525户,修建农村公路3条,修补破损路面29条、1万平方米,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15座,重建了南虎口大桥,建设了3座大型沼气站和1554个户用沼气池。
  村居经济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成功举办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无花果年产量达到2650吨,带动农民增收1049万元。加强村企合作,新上村办加工项目204个,解决就业3673人,增加集体收入2309万元。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顺利完成2万亩养殖海区确权发证、6.8万亩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和长峰、凤林2个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村居经济总收入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5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10903元,增长11.6%。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城乡建设资金14.2亿元,落实部门联系企业包村帮扶资金1798.5万元,硬化城乡道路90条,安装路灯2700盏,治理河道18公里,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柏油路、宽带网村村通和健身广场、文化大院、文化书屋全面覆盖。与“十五”末相比,村居经济总收入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0%;建成区面积由30.3平方公里扩展到37.3平方公里,城乡发展驶入现代化的快车道。
  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在全市率先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由管委统一投入、教育经费统一拨付、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职员工统一管理和师资力量统一调配,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先进行列。高标准完成全部9所学校14栋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强化了校园安保工作,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了特色素质教育,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累计投入教育资金6.1亿元,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标准。
  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165万元,理顺两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2万份,新建改造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处,构建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新农合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社会保障水平迅速提升。加大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坚持将村居集体收益和征地补偿款优先用于解决居民养老保险,为10个村居3803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失地农民保险,用8274万元征地补偿款补助16个村居9971名居民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849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47596人、55177人、39355人、55630人和41926人。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在全市率先将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且不享受离退休待遇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和年满60周岁的三、四级残疾人,90周岁以上老人,不享受离退休待遇的一至六级伤残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和“村改居”社区老党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达到1.07%和3.38%。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社区综合宣传栏13个、文化书屋30个,建立群众文体活动队伍190支,参加人数8000多人,举办广场晚会、文化下乡、无花果文化展等活动4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1128场,成立艺术协会5个,评选“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村(居)”各2个、“文化艺术名人”6人、“民间艺术名人”17人、“优秀文化艺术人才”15人,创办了《无花果文艺》和《机关文化建设剪影》两个刊物。
  “法治经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机关干部和村居干部每周一题学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和法制宣传“四进”活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0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多份,全区“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完善司法体系,成立区法院和检察院,设立凤林法庭和崮山巡回法庭,理顺镇、办事处司法所管理体制,强化律师进镇村管理考核,健全镇村调解工作机制。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实现“两集中两到位”,群众对行政服务工作满意度达到99.9%。
  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出台《关于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的试行意见》,首批将209家企业纳入履行社会责任考核管理,92%的企业达到优秀或良好考核等次,规范了企业行为,促进了社会和谐,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平安经区”创建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全面开展群众大走访活动,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敏感时期安全保卫任务。加强人防技防体系建设,成立了两镇专职巡防队伍,为44所中小学、幼儿园和21个社区警务室增配保安273人,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部位和案件多发区域安装监控探头5000个,实现城区全覆盖。强化严打整治斗争,全区公众安全指数名列全市前茅。狠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了全区应急指挥系统,组建了12支专项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近五年,管委累计投入公共安全经费9654万元,公共安全基础得到巩固,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综治维稳组织全区覆盖,平安镇、街道、学校、市场达标率为98%,平安村居、企业达标率为90%。
  八、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机关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以“感恩、责任、奉献”精神为核心,全面实施机关文化“十个一”工程,着力加强“勇于担当、弘扬正义”主题教育,开展“特色机关创建”、“深入企业体验劳动”等主题活动,促进了机关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格落实工委领导班子包项目、包企业、包村居、包学校、包拆迁、包信访案件、包城建重点工程“七包”制度,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 “三定”、“三岗”制度,完善了“一考试两认定三公开四差额”的竞岗办法,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岗位练兵和部门领导干部集中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党建管理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7800多名党员签订了党员承诺书,创建了15个创先争优示范点,涌现出戚其宾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坚持基层党委述职述廉制度,推行镇街党委书记“党建创新项目”管理和镇街、村居书记定期集中议事制度,建立村居“两委”干部报酬按月考核发放制度,完善村居集体资产监管机制,探索了城中村改造社区和“两新”组织联合党建模式,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落实。深入学习贯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逐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开展党风廉政风险防范排查和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严格依纪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健全。坚持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相统一,建立健全监督评议听证制度,鼓励创新创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进一步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快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改革取得较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统筹发展任务艰巨;社会矛盾集中凸现,稳定形势依然严峻;依法行政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转方式调结构的外部压力加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

从国际环境看,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政治、政策协调博弈更加复杂,但格局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世界经济将在复杂和曲折中逐步复苏并企稳向好,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进行,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全球经济结构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再工业化”或“出口倍增计划”,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以资源、能源、科技、人才等为主的新一轮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将使我国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家实施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政策取向,将使我国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将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人口结构变化、环境和资源刚性约束、传统竞争优势减弱、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加剧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少困难。

从全区条件看,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产业转移升级将为全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推动全区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全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将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是,也面临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要素制约更加严峻、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加大、社会民生急待改善等困难和问题。

第三章 “十二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为抓手,更加注重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推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强内需驱动,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和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先行区。
  二、发展原则
  坚持优化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以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为抓手,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培育形成竞争新优势。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思路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强化统筹协调理念,加大区域规划和国土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内需驱动、稳定外需,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地加大开放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区率先崛起。

坚持民生优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立足点,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公共服务,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发展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使全区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是: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发挥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以海洋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资金、人才和技术引进步伐,发展壮大八大产业和五大中心,将全区打造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推动社会民生建设,争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示范区,争当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排头兵。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到2015年达到320亿元,人均GDP超过20万元,蓝色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22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亿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8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8%;新兴战略性产业形成规模,高端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地位更加突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为1.5:54.3:44.2。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以上,区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220家,其中市级40家、省级30家、国家级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职务专利申请总量达到760件,其中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到总量的30%。
  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更好地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2015年外贸进出口达到70亿美元,年均增长14%;累计利用外资10亿美元以上,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实际利用内资累计200亿元。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44吨标准煤、取水量降低到14.5立方米,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1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6%左右,主要工业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有效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到46%,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顺利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成效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实现有效对接和共享,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5%,集中供热率达到99%,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保持99%以上,公福用户、工业用户用气率保持95%以上,用水普及率保持100%。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5人、床位数5.8张;万人拥有文化机构数达到0.3个,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应急预案,突出抓好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安全监管。法治经区创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650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发展方式更加科学,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率先在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上实现突破,创新开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经区基本建成。

第四章  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
  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区域协调的原则,以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为目标,科学谋划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易于对接的成长性高、富有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提升现有支柱产业发展水平,打造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一、做强做大高端制造业
  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和省级研发中心(实验室)、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为目标,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现有“八大”产业做大做强,向高端制造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兴产业项目和关联项目,突出特色,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游艇等海洋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至2015年,全区打造产值过百亿企业7个,高端制造业实现产值1150亿元,年均增长26%。
  (一)船舶及游艇制造业
  以“造船总装化、配套本地化、服务社会化”为方向,以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为依托,以打造300亿元规模的造船产业基地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岸线资源,加快建立现代船舶产业体系,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等于一体的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鼓励新船重工、新泰源船业等造船企业从单一造船向造船、海洋工程和自主研发设计并举转变,东海船舶从造修中小型船舶向特种船和船舶配套转变,大力引进船用电子设备、动力设备等船舶配套项目,提高全区船舶工业整体制造能力。推进三进船业上市,创立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打造百亿企业,引领全区船舶工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区年造船能力达到3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超过240万载重吨,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70亿元,年均增长35%。
  引进高档金属游艇、玻璃钢游艇制造项目,打造全区制造业新亮点。将泊于镇工业园区北扩,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推进海飞游艇二期工程建设和大方户外等游艇企业增资扩产,打造总占地3000亩、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游艇和造船配件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区游艇制造业实现产值5亿元,年均增长48%。
  (二)装备制造业
  发挥临港优势,以重大成套设备、新兴产业专业设备制造为发展方向,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引进关联配套项目,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以华东数控、华东重工等为依托,瞄准国家重点工程需求,加快发展龙门数控机床以及用于风电、核电、火电设备加工的重型数控机床,打造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以华东核电设备、豪顿华工程等为依托,加强与国家核电技术总公司等合作,带动装备制造业向核电设备制造领域迈进,打造核电设备制造基地。推进双轮流体机械与英国克莱德合资的核电用泵、石化用泵等项目建设,尽快达产,实现企业上市目标。推进华东数控增发,华东重工和华东核电上市融资,通过资本运作,加强与全球知名企业合作,将“华东”集团打造成国内装备制造业巨头。同时,不断引进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打造产值过5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全区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45亿元,年均增长35%。
  (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集中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汽车工业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水平。调优哈飞汽车产品结构,发展微型客货两用车、微型轿车等畅销产品。引导华盛轮胎改进生产技术,发展低碳绿色环保子午胎、巨型工程子午胎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进腾森橡胶上市融资,开发电动汽车轮胎等新兴产品。推进贝卡尔特钢帘线增资扩能,巩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钢帘线制造厂地位。大力引进汽车壳体、控制系统等配件项目,丰富配件产品。鼓励新凯帝电子、久映汽车配件、艾迪姆汽车配件等扩大产能,提高零部件生产规模。到2015年,全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年均增长20%。
  (四)电子信息产业
  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技术和产品为重点,以创建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为目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研发和高端制造转变。推进泓淋科技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开发汽车控制线等高端产品,实现国内再上市。鼓励泓淋科技再融资,募集资金,集聚人才,开发海底电缆等专用电子产品,打造百亿泓淋。以日月光集团为依托,大力发展以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SP)为主的集成电路设计及封装产品。以宣杨数码、世高光电子等为依托,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以视频服务器为主的通信设备产品制造水平。扩大侑昵机电等生产能力,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项目,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业。到2015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70亿元,年均增长20%。
  (五)新能源产业
  发挥优势,积极引导,科学布局,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广屋顶光伏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将我区建设成为光伏利用示范区。推进华润风电、华电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科学有序开发海上风电场,扩大绿色能源利用率。到2015年,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8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新能源实现产值6亿元,年均增长45%。屋顶光伏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项目总规模达到15MW以上;风力发电总装机达到500MW。
  (六)新材料产业
  以新材料研发为基础,以推广应用为重点,以实现项目产业化为目标,将全区打造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新材料生产基地。鼓励引导中玻光电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扩大产能,开发新产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将中玻光电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加大安然科技纳米氢能燃料电池和纳米级矿物质的研发投入,创新产品销售模式,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尽快形成百亿生产规模,打造国内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品牌。加快昌星电子新型金属材料研发,推进钛合金材料、铝镁合金材料及其相关电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推进博泰新材料木塑生产线尽快投产,鼓励发展绿色环保的木塑产品,提高秸秆、木材等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推进法液空等项目,积极引进新型信息材料、生物材料、超导材料等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年均增长45%,其中光伏电池年产量达到100MW。
  (七)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业
  引导迪沙药业加大科技投入,创建国家级实验室,通过企业上市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带动生物医药产品的升级换代,打造百亿迪沙。推进鸿宇医疗微创器械、采血制品等实现产业化,加快上市步伐,打造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新亮点。以威东日食品、东源食品等为依托,扩大农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以紫光科技园等为依托,利用无花果资源,加大技术合作,开发以富硒产品为代表的生物保健品、抗癌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保健食品加工业,并实现企业上市的目标。到2015年,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年均增长25%。
  (八)轻纺服装产业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带动国内外市场开拓,促进产业水平的升级。鼓励海马集团发挥品牌优势,加快上市融资,扩大市场影响力,引领轻纺业向高端发展。推动汇泉服装等创建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壮大轻纺服装业整体实力。到2015年,轻纺服装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10%。
  二、提升现代服务业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实现服务业规模扩大、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培植财源、增加就业为主要任务,以培植壮大现代服务业五大中心为重点,着力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发展,尽快建成全市极具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1亿元,年均增长23%,占GDP比重达到44.2%,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一)现代商贸中心
  加快中心商贸区和九龙湾商贸区两大商贸中心,青岛中路、齐鲁大道和大庆路三大商业街,韩乐坊、韩国风情街、韩国美食街和万象城四条步行街,汽车交易市场、小商品市场、花卉市场、家居建材市场等十二个专业市场的开发建设,促进商贸业向集群化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心商贸区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以永旺购物、乐天玛特等为代表的大型购物超市,以韩国风情街、韩乐坊、万象城等为代表的特色商品交易,以韩国斗塔等为代表的精品购物的全市最大的商品集中采购地。2015年,中心商贸区营业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加快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安然七星购物广场等项目为代表的九龙湾商贸区建设。2015年,九龙湾商贸区营业面积55万平方米,营业收入60亿元。到“十二五”末,全区商贸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28%。

(二)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

围绕开发“一线一湾一城一果三山”,加大引导,扩大投入,精心打造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推进华夏城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完善山水实景演艺《神游华夏》,做活演艺市场,打造以生态观光、户外运动娱乐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品牌;深入发掘凤凰山旅游景区孝文化、老虎山观光园养生文化、华夏城宗教文化等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大电影院线建设力度,推进金逸五星级影院建设,促进豪业电影城提档升级,繁荣影视服务业;加快技术升级、文化嫁接和规模扩张,培育发展印刷创意业;加快九龙湾休闲度假会议中心建设,引进国际连锁经营企业和战略投资商,高标准建设五星级酒店群、大型会议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加快建设九龙湾、皂埠湾和黄石圈“三大”游艇码头,引进游艇俱乐部,大力发展游艇观光、帆船运动、海上垂钓等项目,打造海上休闲运动品牌。完善老虎山生态园、鸣翠山庄旅游营地、无花果、苹果和葡萄等特色采摘园,拓展、提升休闲度假消费领域及档次。到2015年,全区星级酒店达到2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0%。
  (三)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在大力培育青威集装箱、威洋石油、中外运等大型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威海新港三四期、中外运国际物流基地、富海华液体化工等项目建设,将威海港建成环渤海地区的集装箱喂给港和面向日韩的重要港口。发挥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新港、汽车站等优势,完善鑫通现代物流园、冠宏物流园等功能,吸引全市公路物流企业进园入住,扩大集散能力。大力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积极争取保税港区政策,规划建设港口中转型国际临港物流园区。到2015年,全区客流人数达到1400万人次,港口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公路货运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加工区内保税物流业进出口货物总值达到30亿美元,现代物流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
  (四)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
  利用韩国人在区内集聚的优势,推进韩国风情街、韩乐坊等韩国文化商业主题项目建设,移植域外文化风情,打造韩文化品牌。对韩食街进行整体包装并逐步向海滨路延伸,巩固和提升韩食街的餐饮品牌,改善韩国人创业居住生活环境。培育发展韩国美食、韩国服装、韩国演艺、韩国风情等特色旅游,打响韩国商业品牌,打造山东半岛最具特色的韩国商品集散地和商业文化体验中心。到2015年,韩国商品交易额突破20亿元。
  (五)现代商务运营中心
  优化商务楼宇和总部企业空间布局,加快中心商贸区和九龙湾商贸区商业地产开发,利用现有的龙海国际、嘉和国际、乐天世纪城、建大置业等商业地产的载体功能,大力引进一批金融、科研、外包、总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形成以“两大商贸区”为核心,沿青岛路、大庆路、齐鲁大道“三线”逐步向外辐射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15年,投入使用的商务写字楼达到30座,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建成6座标志性商务楼宇,总部经济类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达到20家,服务外包企业达到50家,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5家。
  三、调优现代农业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以打造“三带一区”特色种植业、完善种养加工产业链条为目标,加快农村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打造绿色产业带。实施无花果扩量上档增效工程,围绕“三线”(成大线、环海路、疏港路),打造“二十四个基地”。依托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活动,加大宣传和研发力度,加强无花果品牌建设,提升“威海无花果”的美誉度,争创国家级综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白色产业带。围绕传统草莓、蔬菜和蘑菇等农产品种养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打造规模过千亩的水果蔬菜大棚生产基地。
  改造提升苹果产业,打造红色产业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加快果业技术创新,推广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苹果郁闭园改造进程,打造总面积超过6000亩的优势苹果生产基地。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实行农业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促进村企合作,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鼓励区内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车间下乡” 和“人员设备进厂”等方式,加强与农村、农民、农副产品的多头对接,提高绿色、白色、红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到2015年,无花果栽植面积达到5万亩;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0家,开发深加工产品20种以上;现代农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5%。

第五章 深化对外开放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推动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更高水平迈进,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力支撑。
  一、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规模
  (一)大力开展境外招商
  完善扶持政策和招商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壮大专业招商队伍,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拓展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企业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形成多元化招商引资格局。
  契合国家导向,倾力产业招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主动契合国家产业导向,调整招商方向,不断充实重点招商项目库,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积极争取更多的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把高技术、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产业和研发机构向区内转移,有针对性的开展产业招商。
  发展楼宇经济,实现集约招商。发挥区位优势,以“两大商贸区、三大商业街”为载体,着力引进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科研中心、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系列现代服务业项目,实现二、三产业招商引资的均衡发展。

调转引资方向,强化区域招商。坚持巩固韩国、拓展日本、扩大港台、主攻欧美、突破新兴经济体的招商战略,实现招商区域多元化。尤以欧美项目做为主攻方向,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胶东半岛“欧资项目聚集区”。
  发挥出口加工区载体功能,着力引进保税物流项目。不断完善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功能,促进出口加工区上档升级,建设成为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产业领先,经济发达,和谐稳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招引保税物流、产品测试、研发机构、服务型企业和保税货物配送中心企业入驻,做大做强保税加工业、保税物流业,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十二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项目达到12个;引进高技术项目争取达到50个;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区利用外资比重突破20%。
  (二)加强国内经济技术合作
  以形成产业聚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升级为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内蒙、山西等资源大省,主攻中企100强国有大企、民营强企、行业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推进招商领域从引进工业项目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并举转变,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利用国内资金突破200亿元。
  (三)大力开展资本招商
  推广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探索投资基金、证券基金等新的引资方式,推出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推进中玻光电、迪沙药业、安然科技、腾森橡胶等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到2015年,全区上市企业超过10家,募集资金总额超过40亿元。
  二、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扩大出口
  (一)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
  鼓励发展船舶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到“十二五”末,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7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超过30%。
  (二)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在继续巩固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四大主体市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拓展印度、巴西等市场。同时,加快建设自主营销网络,通过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专卖店,通过并购、参股获取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起直达终端客户的产品“销路”。
  (三)努力培育自主品牌
  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力度,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管理优化等方面求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发挥华东数控和海马地毯等 “出口名牌”的龙头带动效应,打造一批低碳时代的产品品牌,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
  (四)加强外贸经营主体建设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大经贸新格局,壮大外贸队伍,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营有规模、产品有潜力、出口有效益的私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扩大出口的生力军。坚定不移地实施“争大作强”战略,打造外贸“航母”。到“十二五”末,外贸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超过15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0亿美元,年均增长14%以上。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大力推进境外投资
  鼓励企业采取资本输出、产能转移、技术嫁接等投资方式,开发境外渔业、木材、橡胶、矿产等资源,加快建立企业资源项目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企业,利用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境外工程承包非洲市场,开拓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拉美市场。“十二五”期间,全区境外投资项目达到10个,总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
  (二)积极拓宽外派劳务市场
  深度开拓日韩新劳务市场,拓展欧美、大洋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高端劳务输出与对外承包工程,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加大技术型劳务人员外派,提升外派劳务层次。加强和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管理,指导外派劳务培训机构建设,推行外派劳务人员海外风险保险制度;完善由政府牵头的境外劳务纠纷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确保外派劳务规范有序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区外派劳务突破3500人,完成营业额4000万美元,承揽工程3亿美元。

第六章 实施科技教育与人才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两大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素质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事业,为全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全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
  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资源,组织实施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导向性的研发生产优势企业群体,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十二五”末,财政科技拨款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3%以上。启动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发挥政府科技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扶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到2015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1%,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以创建品牌、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为核心,科学规划、梯次推进,提升品牌工作水平。“十二五”期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0件,威海市知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个,山东省服务名牌5个;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实现突破,分别达到1个和2个以上。
  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节约资源、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我区标准化整体水平。到2015年制定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达到15家,80%以上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或地方农业标准4项以上;培育服务标准化试点和示范单位6个。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构建城乡教育协调、优质、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开展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新建、扩建部分学校,全面改善学生的就学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到2015年,辖区中小学发展到31所,其中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47.2万平方米。
  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15年,全区公办园建成比例达到50%以上,在园幼儿覆盖面达到70%以上,省、市示范园比例达到75%以上。鼓励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行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的规模化、集团化。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各类教育协调、优质、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与使用人才并重的原则,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引进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及高技能人才。不断加大人才载体建设力度,建立“留学回国绿色通道”,抓好各类研发平台建设,发挥人才载体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镇化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区
  (一)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
  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和巩固“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成果,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大力开发建设临港产业服务区、五渚河流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精心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区。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城市设施承载能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二)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十二五”期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0亿元,人均道路面积由27.4平方米增加到30.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8平方米增加到28.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由42%增加到42.5%,绿化覆盖率由47.3%增加到47.5%;集中供热率由90%增加到99%;污水处理率由95%增加到100%;燃气普及率保持99%以上,公福用户、工业用户用气率保持95%以上;用水普及率保持100%。
  (三)完善交通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在全市海陆联运的客货运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全力推进威海新港三四期工程及国际客运站建设完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项目于2013年底前建成完工,提高客流能力;完善疏港路建设,继续向东延伸与环海路、海埠路、威石路相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辐射性强,与全市综合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现代化公路网络,提高港口物流疏散能力;将火车站与城际铁路进行整体规划,建成立体综合的城区交通枢纽中心。到“十二五”末,对接国内外大枢纽和大通道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成。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迁不宜居村”的原则,积极推广强村兼并、强企兼并、项目开发兼并等迁村并点模式。以示范村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居住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推进农村社区改革、村居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海域使用管理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沼气、致富、文化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选择交通便捷、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心村,规划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确保每个服务中心辐射3至5个村。到2015年村庄道路硬化率由90%增加到100%,村(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27平方米增加到34平方米。

三、创新城乡管理机制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和高效能管理。
  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用地、水体、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市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六线”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区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以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城市管理的突出位置,强化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

第八章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坚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并举,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集中抓好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大力推进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上马,鼓励新上高新技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项目。加快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备淘汰步伐,强化节能减排监察,确保企业排放达标。

二、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从企业、产业和园区三个层面,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和研发投入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发利用雨水、海水等资源,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鼓励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推广新技术,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44吨标准煤、取水量降低到14.5立方米,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1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6%左右。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沿海、沿河、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以重点绿化工程为带动,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加快建设综合防护林体系,继续着力治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园区和基地工程建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逐步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健全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建筑扬尘、工业废气、散流物体堆场等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抓好河流、海域的保护和治理,加大城市河道和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严格控制近海和海域污染。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无证经营、占道经营或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严重扰民的“五小行业”坚决予以取缔。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地下水及地热资源的开采使用。到2015年,主要工业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有效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第九章 加强和谐社会与民生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民主法制,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水平,逐步实现财政收入、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全面落实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起创业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创业奖励、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一体化创业扶持体系,鼓励引导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25万人,引导和帮助500名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二、完善全覆盖高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健全保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断提高。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逐步提高筹资水平、报销比例和保障能力。
  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建设,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完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敬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供养标准。
  提升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社会保障业务“一卡通”。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制度,构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2015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5.4万人、5.8万人、4.15万人、5.6万人和4.67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3.4万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85%,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100%。
  三、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

加强城市重点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高标准建设好两镇卫生院,合理设置并按标准化要求建设村(居)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看病要求。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城乡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大型文化设施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按人口和服务半径配置公共文化设施。设立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维护基金,管好用好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农家(社区)书屋、村(居)综合宣传栏、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基础文化设施,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到2015年,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服务保障力。
  五、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实施社区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体育人口比例和国民体质合格率分别达到32%和90%。
  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敬业快乐,奉献高尚;敢于负责,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勇创一流”的开发区精神,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营造社会诚实守信氛围,促进社会诚信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高。深入开展以城市、社区、行业、“窗口”单位和村镇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七、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
  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能力。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社会治安环境。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进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测和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基层群体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做好外事、侨务工作。健全完善社会调处、行政调处、司法调处相配套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完善司法援助和法律援助制度,着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九、协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持现有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关心老年人口,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支持军队建设,加强民兵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工作,做好双拥、优抚和安置工作。积极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继续做好史志、档案等工作。

第十章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加强要素保障、政策配套、工作推动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一、资金保障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推动”的融资方式,进一步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筛选确定并争取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和投资计划,获得上级资金支持。
  大力开拓资本市场,加快上市资源培植,推动优势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境内外上市,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
  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加强各类融资平台和担保机构建设,丰富信托、保险、融资租赁、集合票据等多种融资手段,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金融体系。发挥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积极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
  运用好财政贴息等政府资金,健全续贷过桥机制,不断深化银企对接和银地战略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信贷规模合理稳定增长。
  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
  二、土地支撑

加强规划控制和政策引导,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相统一,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先安排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挖潜,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严格执行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标准,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科学确定开发强度和投资强度,清理整顿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和闲置厂房等,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和土地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
  三、政策扶持
  加强政策的研究解读,开展国家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工作,增强政策调研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调控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认真领会政策精神实质,切实提高政策的实效性。
  即时把握政策机遇,加大对接力度,用好、用足、用活各级各部门的引导政策、支持政策和奖励政策,切实把政策资源转变为推进经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依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和完善各项产业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科技创新政策、财税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等指导性、鼓励性、限制性政策意见,建成科学有效、依据明确、全面完备的政策体系,形成对产业、项目、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四、规划实施

加强协调指导。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其他规划与规划纲要之间的衔接配合,各个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纲要,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前瞻性、建设性、控制性,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
  加强监督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管委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
  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方位、多视角宣传解读“十二五”规划,增强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更好地支持配合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协调的责任分工体系,建立健全工委领导、部门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根据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抓好组织推动、规划协调、产业研究、政策实施、行业监测、项目调度等方面工作,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