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工业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区经济高速膨胀、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关键期。立足现有基础,引领筹划未来,科学编制《威海工业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对于顺应时代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化工业新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威海工业新区自2008年4月成立以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扬“激情创业不止步,率先发展争一流”的新区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呈现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
  (一)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8年至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将从31亿元增至42亿元,年均递增16%;工业总产值从107.6亿元增至154.1亿元,年均递增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83亿元增至3.97亿元,年均递增19%;财政总收入由2.25亿元增至4.78亿元,年均递增45.8%;一般预算收入由0.94亿元增至1.42亿元,年均递增22.9%;三次产业比例由6.1:84.1:9.8将调整为5:82:13。
  (二)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两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形成了新材料、装备制造、机电工具、汽车船舶配套、电子信息、医药科技、现代物流等七大高端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
  (三)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三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景观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40多亿元,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三年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5个,合同投资总额3.7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4亿美元。2010年,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近三年年均递增14.2%。
  (五)第三产业发展开始提速,城市服务功能日益提升。
  2008年,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占GDP的9.8%,2010年将达13%。仓储、物流、房地产、旅游、外贸等重点领域规模扩大,功能增强。所申报的威海工业新区、威海国际物流园、威海环渤海钢贸城成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城区、重点服务业园区、重点服务业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我区加大科技、教育、文体设施投入,新建扩建一批教学楼、文体活动场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6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6.7平方米。居民的教育、文化消费大幅度增加,旅游、健身活动日益普及,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七)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通过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率先实施并不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本地人员就业社保差额补贴等新举措,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实行村干部误工补贴由财政统发制度,将农村环卫工作纳入财政统筹,有力地减轻了农民负担。
  (八)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依法治区,有力推进平安新区建设,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社会稳定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一是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十二五”期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日渐弱化,全球经济将会逐步走向复苏,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加速向我国聚集,为加速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二是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从山东来看,“一体两翼”战略必将构筑山东发展新格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也会继续向纵深推进,国务院已同意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实现路径的试点区域。从威海市来看,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这些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新区具备了加速发展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道路交通、供水、排污、电力、燃气、工业气体以及其它市政配套较为完善,新材料、装备制造、机电工具、汽车船舶配套、电子信息、医药科技、现代物流等七大高端产业初具规模,外向型经济雏形基本形成,发展基础已经奠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现实挑战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还面临着各种矛盾的挑战和竞争的考验。
  一是竞争日益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区面临着更苛刻的贸易规则约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将对新区部分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加速崛起,东北振兴步伐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仍将保持领先地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城市发展势头强劲,我区面临着更为广泛的激烈竞争。
  二是要素制约更加严峻。我区土地、水资源、原材料等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企业融资渠道不够顺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2008年以来,是我区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产品的开发能力偏弱;城市化程度不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强;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人文环境有待提升;项目征地、城市建设拆迁等伴生的各类矛盾冲突逐步显现;财力比较薄弱,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很多;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干部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加快科学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以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为主线,加快促进经济社会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生态化工业新城迅速崛起,着力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绿色驱动,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强区、生态城区、和谐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指导原则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改革创新,营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经济运行环境,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为加快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增创新优势。
  ——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营造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有利氛围。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狠抓龙头项目和带动性强的项目,完善项目的生成、筛选、储备、推介和实施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项目的全程管理服务,强化项目之间的互动与和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在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基础上,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
  ——必须坚持突出特色。立足我区临港临空的区位优势和高端产业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实行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避免产业同构、低效竞争。把新区放到威海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统筹考虑,努力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逐步走出一条富有新区特色的经济社会和谐共进的新路子。
  三、总体目标
  依据我区的发展基础以及面临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初步确定为:
  (一)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翻二番的目标,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500亿元。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6: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全区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60亿元。
  (四)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加快城镇化进程,全区城市化率达到50%,全区人口由10.5万人增加到20万人。
  (五)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六)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零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千人拥有医生数提高到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突破34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65%,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城区。
  第三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依托我区地域特色和产业基础,紧密跟踪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引导产业调整和振兴,努力发展高端产业、临港临空经济和对外开放示范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成长性高、富有活力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区力争培植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过3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5家,过5亿元的8家,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2020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60亿元以上。
  一、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
  发挥基础设施配套好、优势产业聚集多的优势,以日本工业园、新加坡工业园、内蒙古工业园、台湾工业园、浙江民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依托,以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为支撑,科学规划,形成内陆产业与海外、近海、临海产业统筹、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一)新材料产业。以国家“863”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依托,重点支持三角低碳绿色高效环保子午胎、拓展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中玻低辐射镀膜玻璃、联合金属铝镁锰合金涂层板、浩然特塑高级树脂特种材料、东方中空Low-e玻璃、格美金属、金钰环保等项目快速发展,力争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50亿元。其中,三角集团低碳、绿色、环保、高效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园区和拓展公司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园区名列全市十大高端产业园区,将积极与国家、省、市发改部门衔接,争取这两个园区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盘子,形成两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化基地。
  (二)尖端机械设备产业。重点扶持以威达机械、威龙工具为代表的机电工具产业;以大砂数控、广宇大成高精度数控机床、海创精密模具为代表的数控机床产业;以怡和专用车辆、东风斯凯特克车桥为代表的汽车与零部件产业;以广泰环保科技、鲁海精密机械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力争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扶持国光电工、科乐波电子、光圆电子等一批重点内外资电子企业发展,力争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
  (四)生物工程产业。重点扶持东方神参海洋生物制品基地、常青藤生物技术、中国海洋生物保健品城等一批专利技术企业,力争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五)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持三角太阳能光伏发电、大唐新能源汪疃风电场、国电电力苘山风电场项目和中广核风电项目快速建设,2015年达到总投资40亿元、总装机容量35万千瓦。  
  二、做优做深现代服务业
  围绕“壮大总量、拉开空间、提升层次、拓展能级”的总体要求,推动服务业集群式、高端化、国际化、跨越式发展,形成附加值高、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覆盖城乡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贡献率。力争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亿元。
  (一)现代物流业。依靠临港、临空、铁路货运优势,打造威海现代物流中心,具体分为“一个物流园区、两个物流中心、五个物流配送中心”,即草庙子物流园区,苘山商业物流中心、汪疃物流中心,草庙子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汪疃公共配送中心、苘北公共配送中心、苘山北郊公共配送中心、苘山公共配送中心。依托威港国际物流、环渤海钢贸城、粮食仓储物流等省、市级重点项目,倾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集聚膨胀,力争2015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金融服务业。依托管委驻地北部中心商务区、三个镇驻地,加大银行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积极扶持环渤海投资担保公司、山东汇欣担保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的发展,积极拓展保险市场,建立覆盖寿险、财险、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领域的保险体系。积极引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信托投资等各类金融性企业,规范和引导典当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发展。
  (三)房地产业。主要抓好中心商务港项目、三个镇城市功能中心区和农村居住工程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商务港项目建设成新区金融、办公、综合商务、配套居住、生态示范、景观宣传等功能体系,将着力打造成集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综合管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公众服务、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功能区块。
  (四)休闲旅游业。重点扶持毛主席像章纪念馆、以葡萄为主题的休闲旅游观光乐园、五星级昀卓酒店项目、阳光新地国际医疗康复度假村。阳光新地国际医疗康复度假村,将按照“规划要一流、设计要超前、开发大手笔”的要求快速建设,为威海打造“中国温泉之乡”做出贡献;加快景点建设和培育,力争到2015年将休闲旅游观光乐园、汪疃镇文峰苗木基地建成AA级以上景区(点),来区旅游人数达到40万人次,旅游收入4亿元。此外,还应统筹安排,依托新区优势,把工业旅游纳入旅游整体规划当中。
  (五)现代商贸业。以区管委驻地和三个镇驻地城市功能区为载体建设现代商贸聚集区,大力引进总部经济,鼓励企业将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财务总部等迁入商务区;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管理和信息咨询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专业性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中介服务企业;集聚发展内外贸服务机构,形成内外贸易服务机构集群,成为支撑新区高端商务业发展坚实基础;完善商务配套服务,以楼宇经济为核心,完善星级宾馆、商业休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配套服务,保障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协调发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高端商务区。
  (六)创意产业。依托中心商务港的建设,实现研究开发、产业孵化、教育培训、商务合作、贸易往来、生活居住六大功能,全力打造软件开发、动漫创作等创意园区,大力引进韩国、台湾、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各类动漫企业,完善动漫产业链,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原创动画游戏产业核心基地。
  (七)民生服务业。要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三、做精做特现代农业
  依托我区畜产和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一)食品加工业。从立项审批、征用土地、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食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威浩葡萄酒、东旺食品、鹏程食品等项目,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二)畜禽养殖业。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加快开发优质畜牧产品,重点扶持威海助邦饲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禽类饲料加工、威海嘉禾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种鸡孵化等项目的发展,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三)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建设之机,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突出发展有机蔬菜,力争201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20亿元以上。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做好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申报、认定、认证、以及认证后管理工作,提高认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汪疃镇、苘山镇生态农业观光区,大力举办、持续开展葡萄、樱桃、苹果、无花果等采摘活动,并在适当时机升级为定期举办的水果节庆活动,逐步形成特色品牌,促进观光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区的产业发展在理念定位、思路谋划上要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特点和动向,在对资源环境、国内外需求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变化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主导产业群及其发展序列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阶段的更替而相应地变化,为保证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目标演进的有序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新区产业竞争力,需要超前规划培育战略性产业。考虑的重点和方向是:以物流园区为依托的物流业和临港配套产业集群;以空港为依托的临空产业;以产业聚集区为依托的工业再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生物质能为依托的新能源产业;以特色种养殖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产业;以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为依托的新型商贸业。
  五、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并举战略
  鼓励重点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加速产业聚集;支持重点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尽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2015年,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与此同时,促进民营企业在新区后集聚式发展。到2015年,重点形成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件产业、船舶及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工化学产业、电子产业等增强特色优势产业高聚集、远辐射和强带动效应示范产业集群10个以上。
  第四章  全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全力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
  一、提高利用内外资的层次
  外资坚持“主攻港台、巩固韩国、突破日本、开拓欧美”的思路,内资坚持“主攻江浙、扩大京津沪、突破陕西重庆”的思路,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大力实施“一把手”工程,打好危机形势下逆境招商的攻坚战,当好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龙头载体。
  (一)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按照“产业支柱——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实施点对点联络对接的招商模式,培植膨胀橡胶化工、新材料、机电工具、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集群。根据市里出台的八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新项目引进、新产业培植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年”活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型的项目。
  (二)大搞以商招商。高度重视从现有落户企业和产业链中捕捉招商信息,充分利用咨询、研究机构和银行等中介组织的第三方信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文章。注重发挥驻点招商办事处的作用。强化全员招商理念,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努力形成前方招商、后方服务、前后联动、合力推进的招商体系,全过程地投入热情、投入感情、投入真情,用真情实意吸引外商投资。
  (三)抓好特色园区招商。按照“围绕优势资源、注重特色产业、突出重点区域、形成规模效应”的原则,着重抓好五个“区中园”,打造各具特色的增长点。一是日本工业园。通过园内日资企业,依托日资企业技术优势,实施“以商招商”、“关系招商”,搭建我区与日资企业的桥梁,开拓东亚地区经济技术市场。二是新加坡工业园。借鉴新加坡本土工业园的先进经验和开发模式,坚持高点起步、宁缺勿滥。三是内蒙古工业园。实行组团开发、链条推进,逐步打造成内蒙古、东北企业来威投资的首选之地。四是台湾工业园。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推介,打响品牌,全面推进园区上档升级。五是浙江民营园。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大企业,实施敲门招商、定向突破。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
  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提升传统市场,拓展挖掘新兴市场。加快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不断优化骨干商品出口结构,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坚持保市场、保份额,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全面兑现促进出口各项政策,进一步巩固韩国、日本、欧美等传统市场,不断开拓东盟、南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主动搞好与国内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周边功能区和内陆腹地之间的联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加强区域内分工与协作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导企业扎实推进境内外资源合作开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知名品牌、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进一步促进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开拓产业成长和发展空间。加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的区域对接,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科技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搞好合作,共同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加快构筑高端产业聚集区。
  四、力做先导区的排头兵
  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合作山东先导区建设将会极大地促进山东与日韩跨国交通对接、投资贸易便利化、保税物流通达、产业互动合作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新区应当充分认识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合作山东先导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并采取得力措施,快速融入到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合作山东先导区建设中,促进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着力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规范引导区域开发秩序
  在落实省市主体功能区布局,进一步明确我区各类功能区发展定位,实行分类管理,确保科学有序开发。
  优化开发区(已建区)。鼓励进行原地改造的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尤其应提高产业园区、农村居民点的土地集约利用率。
  重点开发区(适建区)。集约开发城乡建设用地,促进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集中紧凑地建设,减轻基础设施投入的压力,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水平。
  限制开发区(限建区)。建设用地预留区严格控制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投放量,禁止房地产项目和产业园区开发项目,以控制为主。风景名胜区要严格控制建设量与开发强度,防止对景观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基础设施廊道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集约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弹性控制。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要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源地二级及准保护区要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耕地保护区和其它农用地保护区要限制发展工业,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
  禁止开发区(禁建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自然保护为主体的生态空间以生态自然保护、水源涵养、山林养护为主导,核心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多样性,严禁滥砍伐和破坏山林等行为。水体保护控制区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的水域形态,并尽量保留生态自然岸线。自然山体保护区要重点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切实抓好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城乡示范区,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宜居城乡,形成“产业园区——镇——新型农村社区——村”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架构。规划“3-8-53”型“群星拱月”式城乡一体的居民点体系框架,其中“3”为3个各具特色的镇;“8”为建设8个左右的示范新农村(中心村);“53”为整合后按基层村标准建设的行政村。
  三、统筹城乡,一体推进,融合发展
  实现工业发展与城镇发展双向辐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过程中,发挥城镇中间纽带作用,使产业在城乡之间广泛联合,引导产业集聚和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形成工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推进城乡社会融合发展。完善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就业和教育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减小城乡差别,使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受教育程度、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居住水平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同;努力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使整个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促进城乡社会融合发展。要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千方百计让农民增产增收。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增进农村群众福祉。要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落实完善各项扶持和补贴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逐步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增量投入逐步更多的向农村倾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有序推进农村文化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农民享有更多的公共服务。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区镇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
  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园区村、乡镇中心村的整合改造,同时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努力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继续普及农村沼气,大力推广太阳能,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六章  大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新区
  以建设民本新区、文明新区、平安新区为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新区。
  一、着力促进充分就业
  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重点解决“4050”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施政府资助的就业再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培训工程,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和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全区及镇级就业信息网络。加强就业训练中心、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等各类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建设,力争城镇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万人,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500 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 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500人;开展再就业和创业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以内。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尽快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和预警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办法,积极探索职工家属和子女医疗保障解决方案;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争取利用两年时间将社会保险业务从市局全部接过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社会捐赠等措施,建立可靠、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到“十二五”期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00人、 33000 人、 28000人、34000人、28000人;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5年,基金累计结余8亿元以上。
  三、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推行最低小时工资制度,督促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落实好工资指导线制度,依法查处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行为。严格执行建筑行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企业工资发放备案制度,建立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规范城镇拆迁行为,做到依法拆迁,合理补偿。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严厉杜绝企业乱排污现象发生。在狠抓老污染治理的同时,注重从源头抓起,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要保证完成总量减排任务,做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加大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要继续提升城镇环境水平,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对新区实行全区域、全方位、全过程环境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为目的,突出开展诚信友爱、科学普及、文明养成等行动。以新区门户网站为依托,健全完善公务员承诺制度、企业信用评价和个人信用制度,加快推进“诚信新区”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引导和鼓励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大力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化,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重大事项的透明度,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重点,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全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做好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
  七、加强平安新区建设
  加强社会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健全完善社会调处、行政调处、司法调处相配套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全市率先建立完备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群众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85%以上,小事不出村(居)、一般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政法、综治、群防群治组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治安管理,优化治安环境。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发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黑恶犯罪、街头犯罪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0%以上,建成主城社会治安秩序最好的地区之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突出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完善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实施机制。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大气、地球综合监测体系,提高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立灾害防御、救助的应急指挥联动体系。
  第七章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抓好一批民心工程,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强化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责任,不断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搞好教育资源整合、配置,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加快城区中小学建设步伐,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积极推进教育规范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区80%的中小学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加快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推进普职分流从初中后向高中后过渡,到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90%,青年同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抓好新区技工学校、职工学校等职业学校建设,逐步建立企业与学校人才共育、共用机制。建立和完善与市场和劳动就业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民办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目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鼓励支持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定点协作关系,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疗新格局;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使全区人民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疾病预防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农民。
  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以创建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精心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新区创业发展的文化精品,逐步走出以产业养事业、事业产业化共同发展的路子。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吸引、鼓励国内外资本参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确保镇级都有文化站,农村都有文化大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改革,促进文化市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管理好成宙体育公园、威海(苘山)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等体育设施,搞好居民小区的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机关、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提高体育运动场馆的利用水平,扩大市民体质监测的普及面。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积极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框架体系。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巩固、健全基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网络。“十二五”末总人口控制在15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常住人口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六、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城乡低保要由现在占城镇总人口的0.08%逐步扩大到1%以上,农村低保覆盖面由现在的1.78%扩大到3%以上。完善城乡低保配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医疗救助资金“一站式”结算平台,实现城乡困难群众的全方位救助。完善灾害应急救济制度。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和慈善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和专项社会募捐活动。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到2015年,建成1处以供养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为主、面向社会老年人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0%以上;全区所有敬老院达到省一级院标准。积极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七、协调发展其它社会事业
  贯彻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健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发挥年鉴、地方文献的作用,完成《威海新区志》(2005-2015)编写工作。加强档案设施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网络化。
  第八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优化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一)财政税收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财政各项专项资金,主要向基础设施、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高端产业、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检测体系等方面倾斜。全面落实好国家新能源、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等财政扶持政策。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财税配套改革,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产业等方面发展。
  (二)金融政策。探索建立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增加经济的信贷投放规模。扩大利用外源信贷资金渠道,充分发挥投融资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的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大力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鼓励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联合兼并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放宽民间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最大程度地激活社会资金。
  (三)用地政策。大力推进集中集约用地,保证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统筹考虑全区经济建设,将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纳入当地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为全区经济发展预留用地空间。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机制和政策,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完善制度,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人才政策法规体系,通过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来吸纳人才,不断健全人才管理制度。继续在有条件的镇和区直部门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同时,针对人才类别、性质、需求的差异性特点,用“非均衡”的发展思路,即人才发展思路的差别定位、人才培养的差别对待、人才载体的差别塑造、人才吸引渠道的差别选择、人才资源的差别利用等方面,有的放矢地做好人才工作。
  (二)创新体制,积极促进人才市场化配置。本着“唯才是举,为我所用”的原则,广泛吸引、培养和使用各地各类人才。把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贤才,让优秀人才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更好地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
  (三)严格选拔,努力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在对全区拔尖人才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严格选拔管理程序,组织推荐、选拔、确定新一批的优秀拔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队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领军和骨干作用。
  (四)优化服务,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在继续牵头抓好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做好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择业指导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考录分配工作;利用市场机制,积极为区内企业特别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推荐急缺的专业人才,并努力搞好异地就业推荐工作。
  (五)多措并举,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积极组织开展人才交流服务和培训工作;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与区内外人才市场联网,推进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努力提升我区人才工作的服务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争取到2015年,在新区工作的硕士以上人才达到500人,其中博士100人以上;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达到30人;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超过700人;高技能型人才达到2万人,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超过40%。到2015年,全区每年引进硕士学历、副高以上职称及其它特需高层次人才80名,本科学历人才400名。力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例达40%,全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之比接近于国内外公认的1:6:14的合理比例。
  三、强化科技支撑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三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一)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投入机制。大幅提高自主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不断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争取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二)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单位申报和建设省级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平台,提升创新基础设施。2015年争取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增加到15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科研教育机构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
  (三)进一步完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机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经济信息交流和合作平台,及时向社会和企业发布新技术、新品种等有关信息,促进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加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计划的实施力度,建立一批技术集成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区)。到2015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4个,并积极推进项目产业化,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达到申请总量的30%。
  四、加强组织领导
  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是牵动全局、关系长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全局、协调推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区里成立由管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责任,定期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的管理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建立完善协调的责任分工体系,把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抓好组织推动、规划协调、产业研究、政策实施、行业监测、项目调度等方面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发展方面,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必要时“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强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
  (三)完善机制,加强考核。将“十二五”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全区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有关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高效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增强规划的落实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新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是新区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更强更好、社会事业更好更快、人民生活更富更美,对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化工业新城崛起意义重大。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激情创业,扎实工作,为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