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  言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关键时期谋划发展的重大课题,对于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我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率先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
  (一)基础优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个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后半期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全市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积极实施了保企业、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回升、持续向好。2010年市内生产总值达到636.2亿元,年均增长13.65%,在总量不断膨胀的同时,效益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亿元,两税总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6亿元,年均增长17.68%,占GDP比重达到4.9%,两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54%。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同步优化。“十一五”以来,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做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产业不断升级。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2:56.4:31.6调整到9:55:36,崖头、石岛、成山三大隆起带拉开框架,加速对接融合,造船、汽车、食品加工、港口物流和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基地化特征显现,特色鲜明的临港产业带蓬勃崛起,园区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蓝色经济比重达到50%,为加快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投资拉动和消费需求明显均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1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1%。投资重点实现由二产向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倾斜,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3亿元,年均增长18.31%。旅游业总收入完成64亿元,增长15%,港口货物吞吐量1609.8万吨,年均增长22%,陆路货物周转量215000万吨公里,消费与投资拉动实现阶段性均衡。
  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加速突破。“十一五”以来,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港口、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加速突破。争取石岛港列入对台直航港口,开通了15条国际国内航线,2010年进出口总值30.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达到20.5亿美元,年均增长22.23%,实际利用外资8055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91.1亿元。启动了部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医药卫生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运作企业上市、股权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模式。深入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活动,加强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五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70多项,认定威海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38个、著名商标22个。在海洋科技、核能、风电等新能源开发领域,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和国内外领先技术,有力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0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5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2%,比“十五”末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和镇村发展统筹推进。“十一五”以来,按照“东进、北扩、南跨”和“海陆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加强城镇村三级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辐射22个镇(街)的新型农村建设总体框架。城乡道路、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日益完善。中心镇“三通”工程全面铺开,载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59.7%。完成城中村、农村住房改造工程112万平方米,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市面貌、品位内涵进一步提升,为城市化、工业化互促共进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全面实施《全市海岸带和海域保护总体规划》,实施了鱼粉企业废气治理、陆源污染物入海治理等一批生态环保工程,推行城乡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一体化模式,加强热电、化工、橡胶、造纸等重点行业监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到40.2%。大力推进集约用海、用地、用水、用电,2010年,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水耗较2005年分别下降22%、22%和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9.5%和10.1%,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获得中国首批绿色能源县称号,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七年位居全省县级城市第一。
  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3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4元,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1.5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城乡存款余额达到356.8亿元,贷款余额249.7亿元;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45元/人/月和1400元/人/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实施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困难家庭货币补助等工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大疾病防控、社会突发应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22.5亿元,实施了食暖行、信息化升级、贫困助学和中小学整合搬迁等工程,小学、初中入学率多年保持100%,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市建成了22个基层文化站、300多个文化广场,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新层面。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质明显得到提升;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平安荣成”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宗教、外事、侨务、人防、史志、档案、工会、妇女、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
  (二)薄弱环节
  “十一五”时期,我市综合实力较快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改革取得较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市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区域发展有待统筹均衡。一是沿海与内陆发展尚不均衡,沿海镇区继续保持了对资本、产业、政策等的强势占有吸纳地位,内陆在挖掘资源、发挥特色上相对乏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加大趋势。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尚不均衡,相比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增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处于“高覆盖,低水平”,城乡教育差别存在,弱势群体生活、就业仍有一定困难等。三是城市和镇村发展尚不均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镇村投入欠帐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虽然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十一五”以来,虽然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一产、二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偏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在产业内部,农业集约化程度偏低,综合高效开发不足,人均生产率不高;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水平不强,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8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集聚膨胀效应不突出。服务业中金融、保险、证券、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比重不大,财税贡献率小。在需求结构上,投资拉动仍是主导,“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投资总额达到1139亿元,其中工业制造业等产业项目投资占58%。消费尽管快速增长,但拉动力有待增强。
  要素资源有待整合提升。随着产业扩张,土地、海区、岸线等资源大量开发,特别是近海区及岸线资源越来越稀缺。港口、区位优势还有较大整合挖掘空间,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对外融合通道还没有完全打开。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企业全面独立走向市场,创新融资平台建设,重心下移民生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大胆探索。人才制约矛盾显现,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领军某一领域的人才稀缺,专业技术人才、中级和高级人才占劳动力比重为11.9%,低于威海市12.4%的平均水平。

  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完善。综合管理基础、管理能力有待增强。城乡规划建设、各类规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衔接,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群防群治网络不够完善,基层治保组织不够健全。随着各项改革工作的推进,拖欠工资、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劳资纠纷等各类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局面带来较大压力。市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民主法制、司法公平建设等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
  (一)难得机遇
  产业升级迎来新机遇。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大调整、经济格局大变革和产业资本大洗牌的发展机遇。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正寻求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国加快转变出口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外部导向型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改革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开拓。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向好,国内投资机会增多,资产价格不断上扬,成为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的洼地。目前,全球产业资本正从传统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竞争核心的产业向高技术、高成长的低碳、生态、循环产业聚集,突出从工业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从土地经济向城市经济、从产业实体经济向金融虚拟经济流动。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必将吸引大批资本参与我市产业调整升级与规模整合,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培育竞争新优势为目标,以创新驱动、绿色增长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将加速优化升级,走上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型、高端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城乡发展迎来新机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城镇化水平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大城市群成长性凸显,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将持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十二五”期间,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试点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将全面启动,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将出现重大调整,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发展新机遇,为我市加快打造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扩大内需迎来新机遇。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财富日渐丰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迈上了新的台阶。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国家长期的政策导向,随着收入分配体制的深度改革及对“三农”的持续倾斜,居民收入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增加,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随着人民饮食向营养保健转变、居住向生态环保转变、日用向高端智能转变、游玩向自然休闲转变,国内消费的巨大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以此引导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空间。
  技术创新迎来新机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领全球发展20年,目前以物联网、3G、智能化、生物医药、海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到来,为高效利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十二五”时期,工业与信息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渗透,将有力促进制造业能力提升,并推动产生崭新的融合型产业门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在生物育种、生物医药、新材料、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及新型能源等海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为我市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严峻挑战
  转变发展方式时机关键。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未消除,外需中长期萎缩的外部严峻环境,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及能源短缺危机到来的紧迫形势,面临着传统增长方式环境、资源、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将无路可走的危险境地。我市“十一五”末人均市内生产总值15000美元,能否借势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时机关键,时间紧迫。
  推进社会转型任务艰巨。如何建设一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社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民主管理,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司法公正等任务十分艰巨。
  深化各项改革压力突出。“十二五”时期,将是改革由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的时期,改革的环境、改革的动力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改革面临新的矛盾,在经济增长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深化各项改革,扭转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压力突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尽管改革的经济基础坚实、社会环境良好,但改革成本相对较高、困难阻力较大,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采取切实的措施为推进各项改革创造必要条件。
  参与全球竞争形势严峻。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欧债危机使国际经济再次蒙上阴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外部环境不稳定。国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通货膨胀预期强烈,流动性收紧信号不断释放,参与全球竞争的形势比较严峻。
  三、指导思想和把握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个先行区”建设为统领,以改善保障民生为基石,深度挖掘和高效整合海洋经济优势,大力开展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产业、社会、需求、城乡和生态结构优化调整升级,加快形成内需主导、创新驱动、公共服务完善和社会管理健全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文明程度,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率先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
  (二)把握原则
  ――坚持民生优先。以保障和优化人民全面发展为核心,围绕提高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质量,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制度及设施,建立公平的教育、就业、创业机制和载体,建立公正的政治、司法、民主体系和环境,使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海洋与陆地、城市与镇村、沿海和内陆、经济和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一体化规划,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有序流动,合理匹配,高效利用,实现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着力培植蓝色海洋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及生态高效农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把自主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健全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打造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聚集地,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之路。
  ――坚持生态为本。把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紧紧围绕放大生态优势来谋划发展,以优美的自然生态、有序的岸线生态、适宜的产业生态、科学的城市生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发挥文化对产业的提升助推作用,着力打造“好运荣成”城市文化品牌,用文化教育群众、引导社会、推动发展。
  四、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立足我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技力量,按照城市地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确定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蓝色经济先行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植海洋优势产业,提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打造现代渔业及食品和生物技术、修造船及零部件、汽车机械及零部件、特色滨海旅游、港口物流和能源石化“六大产业”,建设国家级新兴海洋产业示范基地,率先建成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城乡统筹先行区。坚定实施统筹发展战略,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沿海带内陆和城乡对接融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和谐幸福宜居区。科学利用土地、岸线等资源,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力推进富民强市进程,打造“幸福海岸、宜居典范”的城市品牌,建设国家文明城市和国际滨海旅游度假特色城市。
  (二)发展目标
  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我市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要求,确定我市“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实现“双突破三率先”。即到2015年,市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率先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率先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
  人人有富足感的新兴发达城市。到2015年,现代高成长性新兴产业体系全面建立,凸显我市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集群化和模块化发展,海洋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比调整为6:50:44。销售收入过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其中过100亿企业超过5家。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40辆以上,恩格尔系数达到0.3左右,建成人人有富足感的新兴发达城市。
  人人有幸福感的和谐保障城市。到2015年,综合型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新型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职工“五险”交费额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残疾家庭、城乡低保等弱势群体得到全面照顾;扩大困难家庭住房货币补贴的范围和力度,  切实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2‰以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04人以内;基尼系数控制在0.4以内,建成人人有幸福感的和谐保障城市。
  人人有舒适感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15年,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完成陆地、海域、水源污染治理,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绿化率达到41.5%。生态、循环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开发节能住宅300万平方米以上,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沼气等新型能源比重达到50%以上,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氮氧化合物(NOx)在2010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0%,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削减5%,城市化水平达到 70%,建成人人有舒适感的生态宜居城市。
  人人有责任感的创新进取城市。到2015年,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推动、项目为载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创新机制和科技支撑体系。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效,成为人人的自觉行动,形成依靠科技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新建省级以上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处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以上,建成人人有责任感的创新进取城市。
  人人有归属感的文明开放城市。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形成,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消除户籍、身份限制,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信息软件、金融、物流、咨询、会展等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拓展,国际化要素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落户我市,建成人人有归属感的文明开放城市。
  五、空间载体和产业布局
  (一)空间载体
  以资源要素大整合、人居环境大改善、主导产业大扩张、社会生产力大释放为目标,按照“扩大城市、提升城镇、缩减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区域功能定位,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造“一城、两带、三片区”的总体框架。
  一城: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两个先行区”的核心带动区。按照“南跨、东进、北扩”的发展思路,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加快改造老城,以园区项目推进拓展新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工业园区、镇街驻地、城郊村庄延伸,带动环城小城镇建设。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6万人。
  两带:建设沿海人居产业聚集带和内陆村庄聚合带,打造“两个先行区”的坚实载体区。沿海人居产业聚集带。依托生态海岸,以龙眼、蜊江、石岛三大港口为带动,以港西、俚岛、虎山、人和四个中心镇为节点,以四个省级园区和区域园区为载体,以港路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相向开发、镇村拓展改造为纽带,加快崖头、石岛、成山三大城区组团对接融合,带动内陆人口向沿海集聚,推进沿海产业向内陆延伸。到2015年,沿海城镇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75%以上。内陆村庄聚合带。以内陆镇驻地及中心社区村为依托,按照“提升镇驻地、扩大中心村、撤并弱小村”的思路,合理规划镇域工业区、居住区和特色种养区,形成布局集中、功能分明、绿色生态的镇村聚合带。到2015年,全市由921个村(居)发展为310个镇(街)集中居住区和农村中心社区为框架的布局。
  三片区:统筹中、南、北三个发展片区,打造“两个先行区”的骨干支撑区。中部发展片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带动俚岛、滕家、大疃、夏庄、荫子、崖西等镇,形成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部发展片区:以石岛管理区为主体,辐射带动人和、虎山、上庄等镇,打造南部及西南部产业和城镇发展隆起带。北部发展片区:以天鹅湖旅游度假区为载体,以成山镇为龙头,推进港西西与威海、东与成山对接融合,辐射带动埠柳等镇,打造工业制造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及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二)产业布局
  依据我市地域自然形态、主导产业分布和重点园区规划,着眼于彰显特色、错位竞争、主导聚集、结构协调的目标要求,在产业布局上规划三大板块:
  (1)崖头板块: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带动俚岛、滕家、大疃、夏庄、荫子、崖西六镇。以经济开发区、荣成(俚岛)工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汽车及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养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以滕家、大疃、夏庄、荫子、崖西五镇为载体,在积极发展高效、休闲、生态农业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船舶、机械配套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突出俚岛船舶制造、现代渔业、生物医药和食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打造中部综合经济隆起带。
  (2)石岛板块:以石岛管理区为中心,辐射带动人和、虎山、上庄三镇。发挥石岛港带动作用,以石岛工业园、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镆铘岛石化基地和冷链物流园、船舶核电配套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滨海风光旅游、食品精深加工、新型能源石化、海上运输和港口物流业等;发挥好当家港和荣喜港的带动作用,以人和、虎山产业园,槎山风景区、好当家天海湾旅游度假区等为载体,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港口机械、现代渔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带动上庄发展现代农业、船舶机械配套产业。突出人和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渔业养殖及滨海旅游地产开发,打造南部海洋经济隆起带。
  (3)成山板块:以成山为中心,辐射带动港西、埠柳两镇。发挥龙眼港的带动作用,以成山海洋食品科技园、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食品、电子、软件及外包、通讯设备制造、风电、海洋能利用及高档酒店、旅游度假产业,带动埠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港西滨海度假、旅游地产开发及电子信息、软件外包业发展,打造北部服务经济隆起带。
  六、战略选择和重点任务
  (一)战略选择
  打造“两个先行区”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是凝聚全市上下发展信心的动力源泉,是推动资源优化,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必须坚持“两个先行区”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其统领作用。
  一是全面实施“蓝色经济区先行区”战略。积极贯彻省、威海市和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主线,以我市资源要素为依托,海陆统筹、由海及陆、梯次推进,优化提升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坚持科学开发海洋资源,集约利用,立体发展,产业统筹,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和新兴产业,优化发展循环经济型现代临港工业,繁荣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培植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提高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以海洋产业为重点的蓝色经济增加值占市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以上。
  二是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战略。立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再造区域竞争新优势,把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作为今后时期的发展取向和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中心城建设。以增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为核心,强化三片区中心城镇产业实力、文化品位、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产业、交通、文化和科技集成优势,加强对环城区域分工协助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提高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调整区域功能区划。制定实施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城镇化工业空间、农业空间、居住空间和海陆生态空间,明确适宜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功能主体,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定沿海和内陆合作机制,推进深度合作和良性互动,加大对内陆镇村支持力度。实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六个一体化”目标,为今后发展提供坚实载体和强大动力。
  (二)重点任务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优化产业、需求、城乡、社会和生态五大结构,走产业高端、动力持续、城乡统筹、和谐共进和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以蓝色高端、战略新兴、城镇低碳、生态循环经济群为支撑,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1.蓝色高端产业群
  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坚持“控制总量、膨胀区域、转变模式、自主创新、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和“造船总装化、服务社会化、配套本地化”的发展理念,以靖海湾、石岛湾、俚岛湾、马山、龙眼湾五大造船板块和成山、俚岛、石岛三大船舶配套园区为载体,扶持黄海造船、神飞造船、靖海造船、百步亭造船、石岛修船、西霞口修船、荣喜新船厂等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造船企业并购重组,走依大傍强、配套发展的路子。加快建立以设计为先导、总装船为核心、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积极发展船舶中间产品配套产业,延伸研发设计、船材加工、舾装件制作、船舶修理等配套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大型油轮、豪华客滚船、游艇运输船等船型。加快研制开发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浮式平台设施、浅海固定采油平台等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储运等装备;螺旋式挖泥设备、涡流增压吸泥泵船等航道疏浚工程装备;海上液压打桩锤、打桩船等跨海桥梁工程装备及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等海上风电装备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研发生产百千瓦级波浪机组等装备,研发电缆、管系、叶片等海洋电力装备配套产品,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环保节能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到2015年,形成整船制造300万载重吨,船段生产50万载重吨的能力,船舶零部件市内配套率达到25%以上,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由省级造船基地上升为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造修船基地。
  

 

 

  造船及零部件重点项目:
             1、西霞口船舶修造项目;2、靖海集团船舶修造项目;      3、荣喜集团船舶修造项目;4、石岛集团船舶修造项目;5、百步亭船坞及船舶配套项目;6、神飞船舶二期。

 

 

 

  食品及冷链物流重点项目:
             1、开发区厨师食品工业园项目;2、成山食品工业园项目;3、航海食品加工项目;4、石岛华润食品精深加工项目;5、人和集团食品冷冻项目;6、俚岛海科冷冻物流库;7、赤山集团嘉美海洋食品加工项目。

 

 

 

  现代制造业及零部件重点项目:
             1、平安轮胎半钢子午胎项目;2、曙光齿轮扩建项目;3、华泰汽车新产品开发;4、东风(荣成)重组扩张项目;5、沈鼓风机组装项目;6、荣川港机扩建项目。

 

 

 

  新能源及石化产业重点项目:
             1、石岛湾核电基地;2、镆铘岛石化基地;3、北部沿海海上风电;4、国华风电四、五期;5、华能荣成宁津楮岛风电;6、成山头海流能发电;7、大唐热电联产。

 

 

  生物医药重点项目:
             1、鸿洋神医药及高端保健品生产项目;2、虎山海洋医药研发项目;3、成山世代海藻生物肥;4、荣成正合生物药业;5、鸿德海洋生物科技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抢抓生物技术引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重大机遇,积极构筑人才与技术创新平台、技术转化平台、投资创业联动平台、企业发展生态平台,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市场化独立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促进生物技术企业集聚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生物肥料、生物检验试剂、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等现代生物产业。重点依托俚岛海洋科技、达因制药、鸿洋神、好当家集团、寻山集团等龙头企业,围绕功能性海洋保健品,大力开发具有益智健美、滋补保健、排毒养颜、免疫养生等特殊功效的鱼油软胶囊、海参营养液、岩藻多糖、壳聚糖、海洋活性酶、海带浸膏等高科技海洋保健品。围绕疗效型海洋药品,大力开发高效低副作用的抗肿瘤类、抗菌类、维生素类、防治心脑血管类等新型海洋天然药品。到2015年,全市海洋生物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
  电子和新材料产业。以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抢抓以韩国为重点的电子及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重点依托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港西光电子工业园,围绕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3G、三网融合及智能终端通讯设备,强化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无辐射电磁炉、防辐射无频闪高效节能灯、家电散热器件、多功能电表、汽车电子配件、电子测量仪器及手机电子配件等优势产业延伸发展。到2015年,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方向为目标,重点发展耐磨耐蚀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纳米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材料和新型能源化工材料等,重点推进苯酚-(联苯-苯撑)共聚酚醛树脂及衍生物、纳米靶材、金属抗氧化涂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度纤维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由小规模分散向大规模集约发展。力争到2015年,形成较强的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
  

  电子和新材料重点项目:
             1、威海微创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项目;2、盛泉集团孵化器项目;3、石岛威顿高性能纤维项目;4、人和宏秀山磁业项目;5、石岛科盛绿色环保树脂项目。

 


  3.城镇低碳产业群
  现代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着力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由点式开发向整合成链转变,由重景观建设向重旅游文化建设转变。按照“一心两翼”的总体布局,以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高效整合我市山、海、林、岛、礁、湖、河、湿地等旅游资源,积极实施进山开发、向海延伸,大力开发自然生态、休闲养生、寻根祈福、渔家民俗、东夷文化、科普教育、海上探险、运动健身、海水理疗、耕海牧渔和文化演绎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重点打造“极地胜境、好运荣成”品牌,加快推进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槎山旅游风景区、好当家旅游度假区,朝阳山旅游度假区、金石湾书画城等旅游开发项目和纹石宝滩、倪氏海泰等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强力推介成山头、赤山法华院、桑沟湾、圣水观、天鹅湖等重点精品景区。加快旅游业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国际吸引力。预计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8%,旅游总收入突破1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市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
  港口物流业。发挥毗邻日韩、港口众多的优势,加快建设以港口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创新港口运营机制,加强石岛港、龙眼港与威海港、青岛港、大连港、日照港及釜山、仁川、门司、南浦等国内外大港的合作,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参与整个口岸物流体系的资源分配,积极推动实施石岛港、龙眼港中韩陆海联运,竞争区域物流份额。着力培植专业物流园区,加快推进中外运物流园区、好当家水产食品加工物流园区、威海航海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及万达物流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油品、化学品专业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完成内部二、三产业剥离。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支持船舶运输企业扩大海运和代理服务规模,逐步建立起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运输船队。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发挥北方渔市中国渔业电子网络交易系统平台作用,逐步构建起覆盖宽泛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力争到2015年,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4

  港口物流重点项目:
             1、石岛港扩建工程;2、龙眼港扩建工程;3、荣成港建设工程;4、好当家港扩建工程;5、镆铘岛深水石化码头工程。

 

万标箱,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
  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引领,规划建设文化宫、影剧院、乡村少年宫、社区文化中心等一批新的文体活动设施,积极推进数字电视、物联网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建设与管理,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力和软实力。充分挖掘整理海洋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市场化开发力度,打造“好运荣成”城市文化品牌。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建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快金石湾文化艺术园区、阳光文苑、欢乐家园等大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艺术品及工艺美术业、影视服务、节庆会展、娱乐健身、网络文化和印刷包装等产业为补充的文化产业体系。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上升到6%。
  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加快发展财务、法律、评估、咨询和市场交易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人力资源等市场中介组织,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担保等中介服务。加强金融机构建设,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组建村镇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和培育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信托投资等各类金融性企业,鼓励规模企业设立创投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规划和引导拍卖行、典当行、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推进俚岛海科、华鹏玻璃、泰祥集团、长青海科、西霞口修船、鸿洋神生物、靖海集团等企业上市进程,争取好当家集团实现再融资。力争到2015年,力争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0家、证券营业部达到4家。
  商贸流通业。加快培育建设日用消费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先进、大中小结合、专业与综合相结合的商品市场体系。加大国内外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的引进力度,提升全市商业档次。重点加强崖头和石岛步行街升级改造,打造商业服务品牌中心街。支持家家悦、威百、大润发、苏宁、振华、吉兴、利群、王华商城等商业龙头做大做强,规范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城、博隆家居装饰、鑫通汽车城等专业市场的发展,形成以大型商城、专业市场、综合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城乡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实现商业大流通、大繁荣。“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
  房地产业。依托我市优越的人居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立足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对我市融入半岛城市群的强力提升,在满足市内房产需求的基础上,健康有序地开发旅游地产、文化地产项目。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居住工程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增加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解决大龄青年及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投入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及保障性住房货币补贴等5000万元以上。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交易、中介等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拓展房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实现公益服务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公共服务业。全面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计生等领域的机制、体制创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按照“规模办学、集约办学”的原则,加大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科学调整布局,重点推进职教中心、校舍安全工程和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哈理工荣成学院和山东海洋职业学院建设,积极实施“名校”、“名师”工程,着力打造“学在荣成”的教育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建成比例达到50%,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比例达到78%,小学、初中学生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大力加强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和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渔民劳动技能和再创业能力。推进卫生事业改革。着力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升级、中医院扩建、二院搬迁、康宁医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卫生室及镇级计卫资源整合等利民工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需求,到2015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8人、床位达到6.2张。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力量以及外来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站、老年大学等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继续加强公交场站、候车设施建设和出租车市场的管理,为居民出行提供优质的乘车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使公交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依托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威海外事翻译学校两处省级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以及哈理工荣成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外包等相关业务,争取到2015年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到25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探索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推进政府、公共、商业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起设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公共信息及技术数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建成石岛新港、泰祥集团和西霞口等3处公共服务平台。
  4.循环生态产业群
  现代海洋渔业。坚持和深化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打造国家级现代渔业示范区、优质海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和优质海产品养殖基地。突出发展科学合理的渔业增殖业,加大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力度,推进海洋牧场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突出发展健康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业,积极实施浅海筏养海底开发和生态立体养殖,重点实现从浅海滩涂养殖向深海和岸基养殖两翼拓展,推进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集约高效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区建设。突出发展多元化复合型海洋捕捞业,积极稳定近海捕捞,实现大型渔船冷冻化的改造升级;主动推进远洋捕捞,探索实践金枪鱼围网等作业新模式,建立完善集捕捞、收购、加工、补给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外基地,全力参与国际渔场的资源竞争。到2015年,预计海洋牧场达到50万亩,全市水产品产量保持110万吨,海洋渔业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现代农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点抓好花生、优质苹果、茶叶、蔬菜、花卉苗木、药用作物、草莓、食用菌等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实用科技的应用率。实施高产创建工程,稳定粮油生产。抓好良种推广工程,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高端农业,积极探索发展固碳农业,推进生物固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水平。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土地经营机制及农业投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机械化工程和农田水利现代化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出口品种和市场结构,提高深加工比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拓展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鼓励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在市内外建立农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 “订单农业”、“契约农业”比重达到80%,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0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8%,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特色牧业。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统筹兼顾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进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突出推进奶牛、蛋鸡、生猪和特种经济动物四大特色产业发展。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竞争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带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上规模、上水平,积极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引导建设沼气池,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推动生猪、奶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着重发展蛋鸡、毛皮动物专业合作社,促进发展专业养殖大户、规模化牧场和规范化小区建设,提高我市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抓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预计到2015年,生猪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60%,奶牛、水貂等主要养殖品种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0%,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
  二、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途径,以繁荣发展服务业为重要载体,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确保发展的持续性、健康性、平衡性。
  增强消费能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力度,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按照“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原则,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力争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挖掘消费潜力。深入推行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改革,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严密防范房地产市场“泡沫”,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拓展消费领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医疗、房地产、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培植消费热点,规范引导高端消费。营造和谐消费环境,积极培植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和城市社区商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促进服务消费。健全诚信体系和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增加银企联合消费信贷品种,促进信贷消费。
  优化投资结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力。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积极扩大民间投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多种金融工具服务民间投资的作用,拓展民间投融资渠道,增强投资内生动力。加大社会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节能环保、能源、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对转方式调结构的促进作用。组织实施综合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建设、自主创新、工业提升、繁荣发展服务业、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平安保障等工程,“十二五”期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均增长17%左右。
  三、优化调整城乡结构。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的原则,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产业园区化为核心,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
  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强化产业支撑,突出规模效益,实行集约发展。重点选择培育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中心镇(街),依托岸线、旅游线、交通线的枢纽地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加强中心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权威性,合理引导城镇建设方向、步伐、节奏,形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功能景观的有机统一,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现代化水平和便民利民程度,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城镇布局集群化、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面貌特色化。到2015年,崖头、石岛、成山三个中心区及中心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超过75%。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实力。统筹沿海与内陆各种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沿海镇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地发展辐射型、外向型、资源加工型、主导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增强吸纳人口、带动内陆镇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能力。围绕为沿海产业转移、人口集中和配套服务,推进内陆镇区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坚持为园区配套、为大企业配套、为优势产业配套的方针,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制订完善体现效能的镇域经济激励扶持政策,赋予镇区更多整合资源、自主发展、自我调控的自主权,进一步激活发展潜力。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建设特色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计生、体育、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到2015年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计生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强化农民工职业培训,建立完善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逐步将现行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计生等公共服务扩大至进城务工和定居的外来人口。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
  四、优化调整社会结构。以体现公平正义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基本公共均等化,实现经济与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切实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做到人有所劳、劳有所得,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加强就业培训,建立校企联合培训机制,以哈理工荣成学院、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威海水产学校及各职业中学为依托,积极为企业开展定向培训服务,在全市重点企业全面建立实训基地,每年校企联合培训2000人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训组织的作用,力争将所有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业环境,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激发所有劳动者、建设者的创业激情。搭建创业平台,设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园,鼓励各类精英创新创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职工培训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公开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司法公平公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做好外事、侨务工作。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生奖励扶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灾民、优抚对象五类群体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救助,逐步建立完善由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互补性的新型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依法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好双拥、优抚和安置工作。力争到2015年,实现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临时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保障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形式。适应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社、协会、社区和中介机构等民间组织,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政府一元化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同承担的多元化、社会化供给转变,把能够由民间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活动逐步推向民间组织转移,促进民间组织发育发展。重点扶持教育、慈善、扶贫、环保和公共安全领域新型民间组织发展,全面建立起人人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平台及运行机制。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以“平安荣成”建设为抓手,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保持在万人发案率低于13起的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混乱区域和突出的治安问题。巩固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格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控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应急保障机制,加大防火、防空、防汛、防震、气象等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及演练,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04人以内。支持军队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公众体育健身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图书馆、文体中心、博物馆等的免费开放力度,加强档案管理,依法推进地方史志修志工作,拓展史志公共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流动文化服务、农村文化设施“双百”示范、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推进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行动,继续开展“十佳市民”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深入实施精品工程,繁荣文艺创作。搞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多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优化调整生态结构。高度重视资源、环境、生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作用、支撑作用和保障作用,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涵养生态放在优先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集约利用资源。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应用LED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和有效的推广应用机制,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改善能源、资源利用结构。拉长食品、生物医药等资源型产业链条,促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力争到2015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1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示范工程,实现“资源一废料一原料”多次利用的良性循环。加强高效能、“零排放”、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推进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围绕海洋,重点打造食品及生物技术生态产业链,加大终端开发产业培植,对贝壳、低值鱼虾及食品加工废料进行生物提取及生物肥料、饲料等终端制造。围绕陆地,重点推广立体生态种养业,规划实施一批沼气工程,对植物桔杆、动物粪便充分利用、清洁还田。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建立社会化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高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培植环保品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创建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促进生态市上档升级。到2015年,预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村户用沼气突破1.2万户。
  严格保护环境。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实行总量控制,落实严格的污染达标排放控制标准,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强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推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效果,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大城市烟尘、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和机动车尾气防治力度,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回收体系,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强化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并确保全部得到有效处置。重视防治电子废弃物、辐射污染。统筹城乡污染防治,实现垃圾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削减入海污染负荷,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力争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100%;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加强生态建设。实施保护治理自然生态工程,加强对岸线、河流、湖泊、湿地、库区等重要水源地,以及近海岛屿、滩涂、山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和修复保护,强化水土流失、破损山体、海水入侵等生态脆弱区和退化区的综合治理。实施绿色通道、城乡绿化、农田林网、围村林等绿色工程,构建沿海、沿河、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优良人居生态环境。启动环境产权改革,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等灾害应急和防御能力建设。预计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海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七、保障体系和支撑要素
  (一)保障体系
  资金土地保障。进一步强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建立多种融资平台,发展信贷、股票、债券、信托、票据等多种融资形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充分利用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在我市建立蓝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联系点的平台作用,大力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资金、政策性资金及其他各类扶持资金。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机制,积极推介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贷能力强的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可转债、再融资和股权转让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产权融资、项目融资和租赁经营,积极稳妥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整合信用担保资源,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探索促进民间资本向投资转化的新机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激活民间投资。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积极吸引市外投资。加大集约用海用地力度。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土地规划制度,合理利用海岸线、海域资源和土地资源,保证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有效利用国家、省土地政策,推进实施全市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土地综合治理10万亩,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运作,合理使用指标,科学调整土地规划,为长远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政策机制保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四大领域改革为重点,规范、理顺、创新各项机制体制。重点是创新企业发展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营造非公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体制机制,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准入、监督、考核和补偿机制,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和采暖价格改革,推行城市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等处理收费制度,探索建立危险废弃物处理保证金制度;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利税大户、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重点优势企业通过经营权和资产转让、联合收购等方式实现兼并重组,加大税费优惠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创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市场化步伐,鼓励民间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自来水、供热、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领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相对集中部门行政许可权工作,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最大限度压缩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有效规范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收费,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基础设施保障。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电力、港口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优化港口布局,加快资源整合,重点推进石岛港区10万吨级航道及防波堤工程、龙眼湾港区航道及防波堤工程、石岛港区油码头、液化码头、通用码头等工程建设。完善路网建设,按照优化布局、提高等级效能、打通通道节点的原则,加快推进青荣城际铁路、威石货运铁路专线、荣乌高速、荣威高速、石岛港疏港高速等的规划建设,规划实施园区道路、重点物流场站、农村物流、农村公路、市镇公路、危桥改造等联网工程,形成区域内外衔接融合的大通道,“十二五”期间新建改造主干路不低于500公里,公路密度突破150公里/百平方公里。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以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优化改善能源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海洋能和秸秆发电,以中石油镆铘岛石化基地项目为带动,积极发展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储备及石油化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化工产业。完善电力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220kV成山输变电工程、110kV靖海输变电工程、110kV崂山输变电工程,35 kV刘家、大鱼岛、天鹅湖、曙光等输变电工程,架设220kV荣成变电站至石工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胶东调水工程,加强市内八河水库、后龙河水库及纸坊水库等重点水源地水网建设,实施河道治理、加固堤坝等水系生态建设工程,提升水系生态能力。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水价市场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预计到2015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区公务和商务场所、居民社区配套专用停车场建设,增强城市交通功能。超前规划地下管网,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通信水平,建设覆盖到所有乡镇的3G综合信息服务网,实施农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无线上网、绿色网络等系列工程,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完善核心政务信息系统及宏观经济管理和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数字荣成”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移动通信3G网络全覆盖,到联网接入家庭普及率超过76%,高清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家庭开通率达到60%以上。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1、青荣城际铁路项目;2、威石货运铁路项目;3、荣乌高速项目;4、港寻公路项目;5、纸坊水库调水工程;6、青岛棘洪滩至荣成调水工程。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