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搭乘蛟龙号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 潜心科研三十余年 追寻海洋奥秘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六届浙江省道德模范的通报》,授予28人“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并予以通报表彰。其中,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生态与环境实验室副主任王春生研究员荣获“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王春生长期坚守在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线,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我国30多个航次海洋科学调查,8次担任首席科学家。他11次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秘海底,不仅是我国首位乘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随蛟龙号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在国际海底管理局会议中作出优秀陈述和答辩,为我国顺利申请到2个矿区的勘探合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步一个脚印扎根海洋科研

 

19643月,王春生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海给了他美好的童年和无穷的梦想,也让他心中的“海洋梦”渐渐成型。1981年夏,王春生高考达到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选择了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生物专业,他立志与海洋相伴一生。

 

通过4年系统海洋基础知识的学习,19858月,王春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

 

到海洋二所后,在一批知名海洋专家的熏陶下,王春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础海洋科研做起,逐渐完成了海洋生态领域的多项重要工作。

 

1992年,王春生前往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开展了中日黑潮合作研究;1996~1997年,他又远赴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参与深海环境合作研究;2006年,他到香港科技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这些经历极大地开阔了王春生的视野,科研水平也有了快速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王春生在海洋生态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课题、国家大洋专项、我国近海海洋调查与评价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本,编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9项,发现海洋生物3个新属,50多个新种,主编《海洋生物调查技术规程》1部,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参加海洋科考兢兢业业

 

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王春生已先后参加了30多个航次海洋调查任务。长期的海上科考,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基本上每年都要上‘大洋一号’‘向阳红09’等科考船参加海洋调查,每次在船上少则一个多月,多则小半年才能回家。”王春生说。

王春生回忆,海上的日子,最缺的就是新鲜蔬菜。有时候到了航段后期,因为缺乏维生素,船上许多人会出现嘴角溃烂、牙龈出血等症状。在科考中,还会遭遇大风大浪和轮船机械设备故障等问题。

 

2005年,王春生出任我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前半程首席科学家,连续在“大洋一号”船上工作了152天。

 

由于航次前半程的工作重点是岩芯取样,作业频次高,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还未定型,稳定性不够。船上的两台岩芯取样钻机先后出现故障,虽然查到了故障的原因是逆变器损坏,但船上没有备品备件。

 

此时,身为首席科学家的王春生组织科考队员现场抢修,把第一台岩芯取样钻机的逆变器拆下来,安装到第二台上,以保证科考作业顺利开展。但逆变器安装在耐压筒里,耐压筒重达百十来斤,在钻机狭小的空间里,工具难以使用,科考队员们只能依靠肩挑身扛,仅拆装就花了好几个小时。拼装完了,新问题又出现了,两台钻机分别由国内不同单位研制,设计细节各不相同,重新组装后,岩芯钻机的控制系统仍无法正常启动。

 

此时,“大洋一号”船与祖国相隔万里,由于时差等原因,不能随时联系研制单位的工程师。于是大家白天抓紧抢修,晚上与国内软件工程师进行远程会商修改设备水下控制系统软件,会商完后连夜继续抢修,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终于使钻机恢复了工作。

 

王春生说:“海上工作经常会遇到气象多变和设备故障等困难。在大洋中漂泊的船就像一个孤岛,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只能依靠全体科考队员和船员们自己动手解决,否则,轻者耽误宝贵的时间,重则有安全风险。”

 

随蛟龙号下潜收获颇丰

 

王春生认为,海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必须要亲自参加现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2013年开始,王春生担任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4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并搭乘蛟龙号在东太平洋深海海盆、西太平洋海山和海沟进行了11次下潜,成为我国搭乘蛟龙号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2013810日凌晨,搭乘“向阳红09”船的蛟龙号开始了2013年试验性应用下潜,王春生作为航段首席科学家,幸运地成为第一位随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

 

当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5268米后,在一个100米高的小海丘附近坐底。“当我第一眼看到海底的时候,就被奇妙的海底世界震撼了。3只白色海参和1只海鞘同时映入眼帘。这与我以前从海底录像中看到的荒芜的海底完全不同,这是研究海洋生态和生物的珍贵机会。”谈起首次下潜,王春生记忆犹新。

 

王春生说,在蛟龙号之前,我国普遍采用拖网等作业工具获取海底生物样品,数量极其稀少,而且采集上来的生物样品大多被网中的多金属结核和岩石等磨烂了,完整的样品难得一见。同时,拖网采集样品的位置也不准确,可能采集到的不是海底生物。另外,过去水下电视是从上向下拍摄的,通常看到的是生物的背影,拍摄到的仅是摄像拖体拖行航迹上的生物,具有偶然性,并不能确切了解生物在海底的全貌,这次终于能跟随蛟龙号下潜到海底5千多米,可以近距离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在深海中的神秘生物。

 

此次任务,一去便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王春生和他的团队收获颇丰,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样品和视频资料,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培养青年人才心系海洋科普

 

王春生十分注重年轻科学家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多次带领或举荐他们参加深潜任务,进入深海探索,给年轻人更多锻炼的机会。

 

王春生带领的深海生物研究团队,被评为2018年浙江省部属企事业工会“工人先锋号”。

这支团队在我国载人深潜领域功勋卓著:以团队成员为主的海洋二所载人潜水器海试保障与应用小组,曾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原国家海洋局授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称号,团队负责人王春生被海试临时党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9届会议审议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申请和第20届会议审议中国五矿集团多金属结核保留区勘探合同申请时,王春生作为环境专家,加入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多金属结核保留区的申请答辩团,并负责《环境监测与评估》陈述与答辩,为我国获得富钴铁锰结壳矿区和东太平洋结核保留区贡献了力量。

 

除了海洋科研,王春生多年来心系海洋科普事业和公益事业。2011年,他参加了由浙江省科协等举办的“科学会客厅”科普活动,至今他已在多所高校、中小学校和青少年宫等作了多场关于我国大洋科考的科普讲座,为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意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