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产业园创新发展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7年,威海市成功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9年,再次入选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区以此为契机,率先建设服务贸易实体园区,将软件信息、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智慧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园区占地516亩,规划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已入驻日本软银、浪潮、阿里巴巴等企业133家,获批山东服务贸易集聚示范区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其中浪潮“一带一路”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作为数字服务出口唯一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一、创新“筑巢”模式,搭建专业化产业园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专业园区。一是创新产业用地。出台《关于加强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意见》,最大限度降低初创期用地成本。二是精心规划设计园区。坚持高标准规划,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园区建筑设计方案,做好产业导入规划。三是推行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成立国有独资的威海智慧谷投资运营公司,负责园区运营服务,累计拆迁企业23家,腾出土地339亩;完成园区建设26万平方米,年内投入使用6万平方米。

二、优化“固巢”机制,构建平台化产业环境。坚持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园区竞争力。一是搭建人才支撑平台。建立88人的专家级“人才智库”,为入园企业引进人才200多人。二是搭建政策保障平台。设立5000万元园区产业引导基金,40多家入园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出台园区专项扶持政策,落实扶持资金2700多万元。三是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5G基站,设立5G实验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00多件。四是搭建合作共享平台。搭建全省首个中小企业双向投资促进服务平台,促成对外合作40多项。

三、探索“引凤”路径,打造“龙头+”产业集群。围绕智慧产业定位,按照“龙头+雁阵”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龙头为引领的四大产业链。一是打造信息技术产业链。引进浪潮“一带一路”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建设浪潮海外事业总部,吸引腾讯、百度、IBM、爱立信等上下游企业“抱团”。入驻企业15家,争取13个国家信息服务业务5亿美元。二是打造服务外包产业链。成功引进日本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带动日立解决方案山东研发中心、保利澳瑞凯中国总部等30多家企业入驻,预计5年内实现服务外包业务额突破10亿美元。三是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链。引进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本地服务中心等行业龙头企业,集聚电商企业20多家,年跨境电商业务额超过10亿元。四是打造软件产业链。以自主可控军工大数据系统全产业链为方向,招引中船重工716所威海研发中心进驻园区,带动品高软件、凌瑞科技等知名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累计入驻软件企业17家,预计5年内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打造百亿级新一代软件信息技术及大数据产业基地。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