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业转移为标志的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现代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大连、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服务外包规模和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济南、青岛等地市也在稳步发展服务外包。我市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已初步积累了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和条件。服务外包将逐步成为今后我市外向型经济的亮点。 一、我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 1、环境优势。硬环境方面,我市自然环境优美,是国际上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之一,为跨国公司开展服务外包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软环境方面,我市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文化法制、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建设日趋完善,拥有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较好的配套条件。目前,全市拥有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6.14万户,城市出口带宽15430兆,光缆辐射总长度186198芯公里,人均水平居山东省前列。 2、人才优势。威海拥有哈工大威海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工程技术学院、乳山翻译学院等五所高等院校以及五十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其中,哈工大分校的软件学院被国家认定为示范软件学院,山大分校的计算机通讯学院、韩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在山东省都榜上有名。这些高等学院将为发展服务外包培养大量人才。 3、软件队伍优势。目前,我市认定的软件企业有13家,从业人员达1600多人,这些企业是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基础。 4、半岛制造业基地优势。我市现有外资企业3000多家,这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将积极延长产业链条,这是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高起点承接服务外包的切入点。 二、我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机遇 一是国际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从离岸服务外包来看,印度占据了全世界80%以上份额。据预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将从2005年的45.48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79.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18%左右,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的发展速度更快。 二是国家积极鼓励和扶持国际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国家已制定了若干政策鼓励和扶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2006年中央下发了《2006-2007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信办《关于进一步支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也即将印发。另外,我省也制订了《服务外包意见》,我市的《服务外包意见》初稿已形成。以上政策的陆续出台将促进服务外包业的良好发展。 三是威海外向型制造业向纵深延伸。我市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一批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在威海落户,这些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必然把生产服务环节外包,将为威海产生更多的软件、物流、业务流程乃至知识外包业务。 三、我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挑战 我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内外的区域竞争压力。从国内来看,北京、大连、天津、上海等省市服务业已完成集聚,在人才、软件服务平台以及优惠政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从国外来看,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拥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随着这些地区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发包商有意要将发包业务进行扩散,也会对我市承接服务外包产生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