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总体部署,以建设商贸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城郊休闲度假会议中心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全区服务业经济总体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83亿元,同比增长22%,占GDP比重达到30.4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服务业产业完成投资34.22亿元,同比增长73.9%,新建、续建重点服务业项目19个,总投资96.4亿元,已完成投资26.3亿元;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1-10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亿元,同比增长20.8%。
(一)现代商贸中心逐步形成
商圈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心商贸区和九龙湾商贸区两大商贸区内在建商业项目11个,总投资43亿元,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日本永旺投资建设的7万平方米一期商场和韩国乐天玛特投资的3.6万平方米超市项目明年开业。市级重点项目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完成投资2500万元,正在抓紧基础施工。
批发零售业大幅增长。1-3季度批发业销售收入6.8亿元,增长25 %;零售业完成32.63亿元,增长27.3%。增长尤为突出的为汽车和家居建材两大支柱产业。1-11月份,全区汽车销售市场火爆,共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占我市总销量的80%以上。其中,银河汽车销售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达150%;新开业的4万平方米的特乙甲全球家具广场是目前我市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档家具商场,加上乐天和家世界家居商场,我区的家居商场经营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
社区商业长足发展。今年,我区新增加3家连锁超市,达到19家,全面改善社区和农村消费环境;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全面开展,社区商业网点总数达到8710家,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业服务体系。
(二)旅游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计划总投资40亿元,占地20平方公里的华夏城旅游项目,今年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东方文化区、出水观音、平安阁正在进行装修,黄金小镇瀑布完成主体工程。今年新引进总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金典集团九龙湾酒店群等项目。
华夏城旅游今夏打造草根大舞台、消夏纳凉晚会、青春广场娱乐等项目,吸引游客12万人,华夏城成了市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餐饮服务水平,目前全区住宿餐饮业户达到800家,今年新增4家三星级饭店,全区星级酒店总数达到12家。
我区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打造“无花果之乡”。目前全区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无花果产地。9月份举办了首届威海无花果文化旅游月,有8家旅行社与无花果采摘园签订了无花果旅游合作协议书。通过以果会友,以果招商,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影响,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物流业逐步形成规模
目前我区各类物流企业17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临港物流为核心,以城市干线及港口运输、城市商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以保税物流为突破口,各类物流企业有机整合、优势互补的综合物流体系,今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4亿元。
临港物流园区总占地达1580亩,仓库面积13万平方米。在建的富海华液体化工项目占地213亩、总投资5亿元;中外运物流占地460.2亩、总投资4.2亿元。威洋石油公司完成5千平方米储油罐和3千立方油库。总投资16亿元的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青威集装箱今年吞吐量32.5万箱,1- 10月纳税1057万元。
公路物流园区中,占地283亩的鑫通现代物流园区,一期2.3万平方米仓库已投入使用;占地200亩冠宏物流园区正在规划设计阶段。这两个园区建成后,将运用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加入全省物流网络,将我区公路物流延伸至全国各地。
(四)金融保险加大对企业扶持
在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全区货币信贷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止10月底,银行各类贷款89亿元,增长31%;存款合计82.3亿元,增长32.2%,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加强与银行部门的沟通衔接,先后召开两次银企对接会议,落实贷款需求企业177家,解决工商企业、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
(五)房地产业开始回暖
全区20家资质以上等级房地产企业,前三季度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6亿元,增长达85.0%。为扶持房地产发展,管委组织2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立房地产超市,集中展示房源,举办大型看房团活动。前三季度共销售商品房10.7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