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服务业情况简介

 

今年以来,荣成市按照“文化旅游品牌化、现代物流集群化、商贸流通现代化、房地产业规范化、金融服务多元化、服务设施齐备化”的总体目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全市服务业呈现出了速度快、质量高、结构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9.5亿元,同比增11.4%10月份,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55.3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8%,同比增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亿元,增长18.2%,其中住宿和餐饮业18.3亿元,增长20.9%,批发和零售业102.3亿元,增长18.1%;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80.1万吨,同比增长38.6%

一、编制专项规划,实现科学发展

荣成市有着近千里海岸线,依托海洋资源优势,着力培植了滨海休闲旅游和现代物流两大主导产业。为实现对海岸带资源保护性开发,我市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荣成市海岸带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岸带控制性规划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将荣成海岸带分为风景旅游度假海岸带、港口海岸带、生产海岸带、生态保护海岸带和生活海岸带等五种类型分别加以保护利用。该规划对我市发展海洋特色服务业,打造“幸福海岸”城市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实现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我们委托北京景创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荣成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出以千里海岸为轴线,以城区为中心,以天鹅湖和石岛两个旅游度假区为两翼的“一轴两翼”的旅游开发大格局,以现代理念对全市旅游业进行了功能细分和总体策划,该规划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2010年实施,规划年限15年。

二、推进项目建设,力促产业升级

今年,规划实施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10.2亿元。在港口物流上,总投资2.4亿元的荣成市石岛新港港口物流集配中心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总投资1.2亿元的赤山集团5万吨冷藏储运中心项目,完成投资9000万元;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外运(荣成)现代物流项目,已建并投入运营。在旅游开发上,总投资3.1亿元的槎山旅游开发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总投资10亿元的金石湾名人书画城二期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威海市洲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在民生消费上,总投资1.55亿元的市民文化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3亿元的荣成市大润发卖场项目,于今年6月完工并投入运营。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为荣成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设施投入,提升承载能力

立足于增强服务业长远发展潜力,并力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着力提升旅游承载力。全力推进国泰置业、好当家、三和影视基地、纹石宝滩等五星级酒店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吸纳和承载力。二是着力提升港口带动力。围绕全市港口布局,开工建设石岛港疏港公路、荣成港疏港公路,积极推进荣成港、石岛港和龙眼港三大港口的建设。邀请国内权威港口设计机构制定荣成港规划,启动荣成港东迁工作;推进石岛港、镆铘岛深水港区建设,建设30万吨级深水泊位;推进龙眼港向马栏湾扩展,建设多处10万吨、5万吨级深水泊位。规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港口及相关产业营运收入达到20亿元,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三是着力提升陆路通畅力。启动了荣乌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等到重点工程;建成了环海生态路、长会口大桥等一批交通基础工程,构筑起贯通内外的市域大交通框架,为服务业发展搭建起更为宽广坚实的平台。

四、注重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为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发展,我们深入成山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完成了《实施主辅分离,实现产业共赢》等调查报告,由荣成市政府办公室转发至全市各部门和重点企业,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推动作用。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业的冲击,由荣成服务业办公室牵头,联合财政、海关、商检、口岸等部门,深入到港航企业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解决海运物流瓶颈培育集装箱航线的若干意见》,并经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通过采取政策激励、扶持引导和口岸联检部门优化服务、港口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等方式,多方增加港口物流货源,促进港口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遏制了全市港口物流量快速下滑趋势。

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着服务业总量不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等差距和问题。今后一段时期,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一、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推进石岛新港港口物流集配中心、赤山集团5万吨冷藏储运中心、槎山旅游开发、威海市洲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在建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外交学院长青附属学校、哈理工荣成学院二期、昊康商务酒店、赤山景区扩建、古城文化公园、滨海国际海水浴场、绿岛湖综合开发等规划论证项目,确保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二、加大引资力度,实现跨跃发展。 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招商思路,包装推出一批关联效应和投资规模大的服务业项目,吸引外资、民资投向物流、旅游、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展投资环境说明会、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到上海、广东、浙江等民资集中地区,进行项目发布,力求招引一批有实力的、能引导服务业发展方向的服务业企业落户我市。

三、发展新型业态,培育经济亮点。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速推进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及各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产品加工、货物仓储等配送中心落户,促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扩大现代物流规模。二是全面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争取更多商业银行落户荣成,拓宽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政银企联动,促进银企合作,争取更多信贷支持。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拓展软件外包、商务、社区和中介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