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国外贷款 拓宽我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建议

国外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一种利率低、还贷期长、知识型银行智力介入的间接利用外资方式,是国内建设资金的有益补充。

继博通热电和水务集团分别利用世行贷款2507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之后,2008年,经市发改委全力争取,我市5个项目挤进国家规划或省捆绑盘子,虽然部分项目因自身建设周期原因不再使用国外贷款,但威海绿色公交、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乳山荒山绿化三个项目顺利推进,共获贷款额度7800万美元,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绿色公交项目7000万美元,成为我市乃至全省近几年来最大的非捆绑项目。


    一、利用国外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尚不到位。对国外贷款的优势认识不足,对国外贷款程序复杂、运作周期长的特点过于担忧,放弃了筛选提报项目的机会;
 2、筹划尚不科学。对项目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忽视了项目运作的国外程序,导致与国外贷款运作周期冲突而退出;
 3、国内加大投资政策对利用国外贷款造成冲击。国内资金获得渠道多了,程序简了,对利用国外贷款产生挤出和替代效应。
 二、做好利用国外贷款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着眼发展。国外贷款具有利率低、偿还期长、知识型银行智力介入等优点,对国内项目科学规范运作、人才培养、节约投资等产生极大的提升作用。在加大投资政策的大背景下,更应该积极利用国外贷款,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规范投资程序,提高投资效益,培养管理人才。
 2、积极规划,拓宽领域。当前世行等机构对东部地区贷款逐渐倾向于新产业、新能源、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等领域。应以国外贷款机构的最新导向为指引,在继续抓好节能减排、文教卫生、公共交通等贷款项目的同时,挖掘新领域,筹划新项目,在更多领域争取更多的国外贷款支持。
 3、行业打捆,整体提升。国外贷款设有较高的用款规模限制,运作项目往往需要省级打捆整体申报,协调难度大,运作程序长,各市没有独立推进的主动权。因此,应发挥行业力量,广泛筛选项目,市级打捆上报,既缩短贷款运作周期,又通过严谨的投资运作和知识型银行智力利用,提升整个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