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省商务厅大力支持、关怀下,我们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规划,加大招商力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积极推进走出去发展,外经贸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月,全市批准外资项目88个,合同外资 10.9 亿美元,增长127%,实际到帐外资6.9 亿美元,增长 90%;进出口总额达126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79亿美元,增长22%;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0家,完成中方投资额1.1亿美元,增长35%;新签工程合同额4.7亿美元,完成工程营业额1.9亿美元,分别增长61%、65%。
(一)突出产业招商,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有较大突破。1-9月,全市新批过千万美元大项目 33 个,合同外资9.6亿美元,增长140 %。其中,过亿美元项目4个。一是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狠抓产业招商。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按照威海规划确定的六大产业,借助高层推进机制,成功组织了市领导带队赴日韩、港台、欧美等13次重点境内外招商活动,邀请144批境外团组1100多人次来威考察,洽谈、推进了一批“蓝色、高端”项目。新能源领域引进了韩国现代风电科技、香港华润电力、国华新能源、美国红蓝光电等项目;新材料领域引进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香港海鑫新材料、总投资1亿美元的日本豪雅光学材料等项目;电子信息领域引进了总投资80亿元的台湾集成电路科技园及台湾富康电子等项目;新医药领域引进了香港健生药业、美国芙丽亚生物技术等项目,同时还以威高为龙头,先后引进了美国美敦力、真视觉、日本日机装等项目,利用外资达到2.3亿美元。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狠抓服务业招商。舍得拿出优势土地资源,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引进了总投资15亿美元的香港华润置地金线顶中心商业区开发、世茂集团南海新区综合开发、昊天昆嵛旅游开发、汇丰村镇银行、世界500强企业韩国乐天集团三产系列项目。三是结合企业做大做强,狠抓增资扩股。积极推广威高经验,鼓励企业境外上市,引导企业以“利润再投资”、“企业并购”和“境外上市”等形式增资扩股。今年以来,共有70家企业实现增资,其中,威高集团香港联交所增发2.2亿美元,日月光公司增资1.8亿美元。
(二)突出转型升级,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健康稳步发展势头。按照省厅要求,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促进优势产业升级,使出口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一是抓造船产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船舶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发新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支持特色船舶、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船舶产品,今年9月成功争取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1-9月,船舶出口11.2亿美元,增长30%。二是抓绿色农产品、食品产业。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始终狠抓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抓骨干企业培育、外资食品大企业的引进和国际交易平台建设,引进福喜、乐天、东远等外资食品大企业,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出口连续2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首批重点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商务部在威海召开了现场会,8月份商务部把威海确定为国家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1-9月,农产品出口10亿多美元,增长30%以上。三是抓医疗器械产业。威海目前有以威高为龙头的医疗器械企业42家,年产值达到200多亿元。根据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一方面,积极申报威海医疗器械省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争取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引导帮助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合作,把医疗器械打造成我市出口新的增长点。1-9月,仅威高集团就出口4305万美元,增长87%。四是抓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威海有电子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达100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鼓励三星电子扩大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日月光增资扩建,争取三年内这两家企业出口达到30亿美元。五是抓纺织服装产业。举办了国际家纺博览会暨中国家纺品牌推介会,积极争取国家级家纺基地。1-9月,纺织服装出口14.3亿美元,增长37%。与此同时,对轮胎、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积极引导转型升级,向规模化、基地化、质量化的方向发展。
(三)突出综合发展,“走出去”效益提升。一是劳务合作重点抓高端。英国高级护工、新西兰厨师、波兰电焊工等高端劳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外派957人,占总数的16%。二是境外工程重点抓规模、上质量。在境外工程上,一方面抓规模,由过去的一家企业单打独斗转为规模发展,目前有资质企业发展到9家,重点在建工程项目80个,其中,过千万美元大项目17个;另一方面抓质量、安全的考核,确保工程质量和劳务安全。三是境外资源重点抓拓展。在前几年威海国际公司在刚果(布)开发钾盐矿,华岳集团在柬埔寨、成山集团在老挝从事橡胶、木材种植加工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威海联桥国际等3家企业在苏丹从事铁矿、铬矿等资源开发,荣远渔业等2家企业在印尼、韩国从事水产捕捞加工,金猴集团在朝鲜从事煤炭开发。四是境外投资突出利用海外科技人力资源。利用金融危机后国外人才资源和研发机构成本低的优势,引导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今年以来,三角集团、蒙威集团分别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易霸科技在韩国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威海境外研发中心已达17家,居全省之首。
(四)突出园区建设,开发区发展活力增强。组织开发区充分利用省市搭建的招商平台,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利用外资作为开发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各开发区对本区的发展和产业定位重新规划,重点打造9个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在各开发区中开展“二次创业”竞赛活动,引导各开发区竞相发展,率先发展,争做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五)突出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积极响应全国商务系统深入开展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按照省商务厅的部署,下发了深入开展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重点强化为民服务,在深化“六项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双学”活动、服务标兵评选活动等系列活动,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
二、下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及措施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阔的视野、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明年外经贸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围绕产业,挖掘招商引资新潜力。一是抓好蓝色、高端产业招商。继续围绕“两区”建设,做好年底对日韩的招商,精心筹划好明年对韩国、日本、欧美、香港、台湾等系列招商活动,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提出不同招商方式,早规划早安排早落实。特别是大力推动我市与港台的合作,借助省里高层推动机制,实现对港台招商的新突破。加强与日本企业的对接,联系一批新客户,承接日本震后产业转移。二是抓好现代服务业招商。对香港华润、世茂等大项目,成立专门班子强力推进。同时再包装推介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先导性服务业项目,争取在服务业招商上创造更多亮点。三是抓好市场融资。以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驻华总部为目标,以战略合作、境外上市、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和引进私募股权基金为目的,进行点对点、一对一对接,争取上市融资实现新突破。
(二)依托基地,打造外贸发展新优势。一是做好出口基地建设工作。在抓好船舶和水海产品两个国家出口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争取家纺、医疗器械、渔具等省级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促进外贸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二是做好品牌建设工作。做好“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的申报工作,力争威海有更多企业入选。建立出口名牌信息通报制度,培育区域性出口商品集散地。三是用足用好各级外贸扶持政策。积极申报国家、省外贸发展扶持资金,争取市里安排更多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提高出口规模和效益。四是组织好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特别是高水平地组织好2012年的食品博览会、渔具博览会,打造好对外贸易平台。
(三)整合资源,构建跨国经营新格局。进一步扎实推进境外资源开发,重点抓好华岳、联桥等6个在建、在谈项目,推动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充分利用海外科技人力资源,积极引导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外工程承包工作力度,重点支持9家有资质的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争取工程承包额增长30%以上。
(四)强化措施,增强开发区对外开放新活力。一是加大“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并规划第二批特色海洋经济园。协助经区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二是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推动出口加工区在工业新区异地扩区,设立威海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荣成保税物流中心获得批准。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开发区考核机制,提高外向经济考核比重,深入开展“二次创业”活动,将开发区打造成威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