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服务业现状及其十二五发展急需破解课题

  消费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一个城市的发展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本溪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的城市来说,打造好消费这驾“马车”对实现“十二五”GDP翻番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立足现实,把服务业这块“短板”变长,应该说本溪面临两大机遇,即依托中国药都兴起的沈溪新城建设和主城区打造“十里金街”。
  那么,当前,本溪服务业如何把握这个机遇,立足解决现实问题,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呢?本报记者就服务业现状及“十二五”期间急需破解的课题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藉此为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做大做强服务业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
  本溪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两项主要指标的飞速增长可见一斑:“十一五”第一年的2006年,本溪市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33.1亿元和98.96亿元,到“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分别达到336.1亿元和226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和2.3倍。
  如此这般,是不是就可以说本溪的服务业这块“短板”已变“长”,业已成为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了呢?
  为此,记者对本溪市服务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溪新玛特购物广场是“十一五”期间本溪市商业设施建设的最大手笔,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一举刷新全市商场最大纪录。这个商场建设初衷就是要填补市场空白、提升城市商业档次、抑制购买力外流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新玛特在这些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新玛特不少品牌都是商业大厦、华联商厦一些品牌的“复制”,引进高档品牌突破也不大,跟沈阳同类商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溪人有到沈阳买家具建材的习惯。记者专门走访本溪市最大的家居、装饰材料市场——消防家具市场了解到,近年来,消防家具市场在经营规模和品种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9月,新增了营业面积3.5万平方米的大千家居广场,是本溪最大的现代化家居商场,填补本溪地区无中高档家居商场的空白。但记者从明山区服务业委和明山区国税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据初步匡算,2007年,本溪市消防家具市场实现国税收入560万元,销售额约为1.8亿元;而到了2011年,消防家具市场实现国税收入600万元,销售额约为2亿元。除去物价上涨等因素,可以说,新增的大千家居广场并没有给整个家具市场带来可观的消费增长,也就是并没有真正留住本溪人买家具奔沈阳的脚步。
  从新玛特购物广场和消防家具市场,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多年来本溪服务业取得了不容忽视的发展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商贸流通业、生活服务业仍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领军企业,没有彻底扭转购买力外流的势头。
  商业的现状正是本溪服务业的一个“缩影”,本溪服务业这块“短板”并没有真正变长。
  二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本溪人舍近求远去外地花钱呢?
  经调查了解,从表象上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品种全。经常到沈阳购物的消费者王女士说,中街和太原街的大商场里,有不少本溪没有的商品和品牌,更容易挑选到称心如意的东西。而辽阳佟二堡海宁皮草城则是以东北皮革、皮草购物第一品牌为市场定位,汇集国内外皮装、皮草精品。
  第二、价格低。5月1日下午,在东芬客运站,刚从沈阳购物乘车归来的李先生夫妇告诉记者,沈阳的大商场经常搞活动,折扣力度挺大,他们是特意瞅准“五一”去购买物美价廉的名牌商品。
  第三、服务优。正在装修新房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大部分装饰材料都在沈阳的家居连锁店购买,售后服务非常到位,免去了异地购物的后顾之忧。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质上来说,本溪市服务业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发展的眼光低、建设档次不高。本溪市是传统的工业城市,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产业占比就更低,从行业结构上看,全市主要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2011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2%,而其中规模较大和竞争力较强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少,特别是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领军企业和旗舰店,导致服务业整体效益不高;而附加值高、拉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虽然有发展,但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信息软件产业、邮政业、旅游服务业都比较滞后,单位个数少、产值低、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下。
  第二、政策、环境支持不到位。市服务业委主任张兴东认为,这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全市对一、二产业扶持优惠政策较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却明显不足,近两年,国家、省专项支持政策逐渐增多但仅限于重大项目。同时,服务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行政审批管理部门偏多、限制较多,妨碍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进入服务业领域,也导致了整个服务业出现总体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层次较低、缺乏协调管理的问题。
  第三、缺乏规划、统筹发展。明山区服务业局局长李国庆说,本溪市现有的服务业布局明显缺乏细致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很多服务业集聚区都是自然形成,而不是规划发展的,比如北地金融服务业区、工字楼餐饮服务业区等,发展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地域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中心城区服务业发达,郊区和两县相对落后。
  第四、人才匮乏。平山区服务业局局长潘大成说,本溪市服务业劳动者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突出体现在新兴产业、高智商领域的人才短缺,物流业、会展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制约矛盾突出。
  正是这些问题决定了本溪服务业这块“短板”并没有真正变长: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2011年本溪市一、二、三产业占CDP的比重是5.1:62.9:32.0。这个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3.1%和36.1%,低11.1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也低于抚顺市1.2个百分点。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第5位,绝对额在全省14个市中排第7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在全省排第10位。我市服务业与全国、全省和省内同等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跟省内同类城市比也相对落后。据了解,2011年本溪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亿元,在全省各市排在第12位,仅超过盘锦、阜新两市。而从市统计局对2011年上半年本溪限额以上商业企业与全省各市对比分析中了解到,本溪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额是27.4亿元,居全省第12位,仅高于辽阳、朝阳1.8亿元和0.4亿元;从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行业增长速度看,基本落后全省各市增长速度。
  三
  服务业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具有涉及领域广、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制造业,有数据显示,服务业目前占美国经济总产出的82%,并为美国提供了84%的就业机会;英国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高达86%。
  本溪要发展,消费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必不可少,药都的建设也必然与新城服务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大力发展服务业,把“短板”变长,是本溪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本溪发展服务业要牢牢抓住两大机遇:一是沈溪新城建设带来的机遇;二是老城区打造“十里金街”的发展机遇。
  沈溪新城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是促进药都发展的必要条件。无业不兴城,无城业也难以长久,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满足了投资者的生产、生活、科研等实际需求,才能吸引来资金和项目,实现产业集聚。而新城所处的区位也决定了其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沈溪新城就处在沈本两市接点上,距离沈阳只有41公里,而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轻轨、客运专线等通车后,从新城到沈阳更加便捷,如果新城不大力发展服务业,那么,可以肯定,本溪的购买力将更大幅度地流向沈阳等地,而我们的服务业就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沈阳有“金廊”,本溪有“金街”。本溪沿着本溪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的“十里金街”是本溪老城区改造和集聚服务业的核心工程,是主城区提升再造的良好契机,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沃土。“金街”以解放路、峪明路为城市中轴线,从南地至大峪,区域面积达7.3平方公里,是集中发展商贸、金融、商务、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城市走廊。我市要对金街实施区域整合和中心升级战略带动城市高端现代公共服务产业群,并逐步形成疏密有致的都会中心。可以说,抓住“十里金街”,就抓住了本溪主城区服务业的“主动脉”。
  抓住这两大机遇,本溪服务业就能打一场翻身仗,在GDP占据更大比重。否则,我们的服务业将继续在全省扮演“后进”角色,最终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石”。
  那么,抓住机遇,如何落实?
  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本溪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本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更是“十二五”期间,本溪实现GDP翻番的主要增长点,因此,要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力发展服务业的思想基础。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要大批引进人才。发展服务业,人才是第一位的,要从服务业发达地区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甚至整个团队挖过来,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武装”本溪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本溪服务业的改头换面。
  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给予政策引导。政策扶持是服务业发展的“强心剂”,要敢于给服务业投资人实实在在、直观的“甜头”,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特别对吸纳就业能力强、从业人员投资能力弱的小型服务企业的发展,更需在资金、税收、用地等多方面子以支持。
  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重在抓形象、抓特色。引进高档次的标志性的领军企业,建设新的精品百货、城市综合体等城市新坐标,提升行业水平,增强本溪服务业吸引力。同时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研究“人无我有”的特色经营,不仅留住本溪人,还能吸引周边城市客流来溪消费。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在抓突破。引进发展本溪少有的利润高、需求大的现代物流业、商务会展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产业等行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
  对本溪来说,服务业是一块待开发的“富矿”,抓好了服务业,既能补齐短板、拉高GDP,又能助力药都决胜局,等于启动了本溪发展的“新引擎”。转变观念,真抓实干,本溪服务业的春天还会远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