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1. 工业增长速度。1-11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7.51%)1.09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列全省第4位。增幅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分区市情况,临港区(9.84%)、高区(8.97%)、经区(8.95%)、环翠区(8.94%)、荣成市(8.73%)、乳山市(8.65%)6个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文登区(8.57%)工业增速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03个百分点。
分行业情况,37个行业中,34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91.9%,比上月提高2.7个百分点。增幅超过10%的有15个行业,其中,医药制造业(18.9%)、专用设备制造业(1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4.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3.1%)等行业增长较快。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3.7%)、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0.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13%)3个行业下降。
2. 工业用电量。1-11月份,全市累计工业用电58.9亿千瓦时,下降1.17%,降幅比上月收窄0.1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9位,比上月下降1位,比去年同期前进1位。其中,轻工业用电14.1亿千瓦时,增长5.4%;重工业用电46.2亿千瓦时,下降3.1%。
分区市情况,累计工业用电,临港区(17.55%)保持两位数增长,高区(1.26%)保持增长,环翠区(-4.62%)、乳山市(-1.99%)、荣成市(-1.46%)、经区(-0.72%)依然处于下行区间,文登区(-10.51%)下降较大。其中,文登区受宝隆石油专材生产线进入11月份满负荷运行、天润曲轴承接新订单等因素影响,当月用电同比增长10.78%。荣成市受成山集团去库存减产、锻压机床等重点用电企业产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当月用电同比下降1.77%; 环翠区受三角老厂搬迁、银兴预应力等重点用电企业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当月用电同比下降26.44%。
分行业情况,文体用品制造业(31.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2%)、医药制造业(12.2%)、农副食品加工业(10.6%)等行业用电保持快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9.7%)、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8.1%)等行业用电下降。
3. 经济效益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71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利税566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分别高于全省3、7和6.9个百分点,分列全省第5位、第5位和第6位。
分区市情况看,临港区(10.7%,10.6%,10.5%)、乳山市(9.1%,9.8%,9.3%)、荣成市(7.4%,8.3%,8.9%)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市水平;经区、环翠区利税和利润两项指标增速处于下降区间。
4. 工业技改投资情况。1-11月份,全市110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26.7亿元,同比增长18.2%,占计划总投资的96%。威信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光纤拉丝项目、海润新材料环保型无卤阻燃剂生产项目等40个项目建成投产,三角集团南海产业园项目等10个项目厂房建设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分区市看,均按时间进度超额完成计划投资。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完成比例高于全市平均值,其中,环翠区完成投资22.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3.8%,文登区完成投资40.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9.1%。乳山市、经区、高区、临港区完成比例低于全市平均值,乳山市当年完成投资46.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1.9%,经区当年完成投资9.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3.3%。
5.产销衔接情况。1-11月份,全市工业品产销率98.22%,低于去年同期0.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3位。重点调度的103种工业产品产量中,增长超过10%的有32种,其中,光缆增长118.9%,皮革服装增长98.3%,液压元件增长65.9%,速冻食品增长25.9%,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9.1%,平板玻璃增长11.8%;有48种产品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汽车下降93.1%,电力电缆下降61.8%,打印机下降26.7%,轻革下降21.1%。全市工业产成品库存200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6. 两项资金、三项费用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及产成品库存两项资金535亿元,同比增长3.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的2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335.2亿元,下降2.4%,低于全省14.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8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47个百分点。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386亿元,增长6.6%,高于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61元,较同期减少0.3元;每百元主营业务中的三项费用5.96元,与同期持平。
7. 企业亏损情况。亏损企业193家,比上月增加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2家;亏损面达11.6%,与上月持平;亏损额23.3亿元,同比增长46.4%,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亏损过千万的企业有32家,比上月增加5家,亏损额19.6亿元,占193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的84.1%。
二、重点产业运行情况
1-11月份,我市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集群实现收入56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6.8%,同比增长6.9%,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4亿元,增长4.3%。其中,食品加工(1392亿元,增长5.7%)、机械制造(1247亿元,增长5.2%)、纺织服装(635亿元,增长5.3%)产业增长较快;运输设备(580亿元,下降2.8%)产业呈下降态势。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5亿元,增长11.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5.6个百分点。其中,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收入412亿元,增长17.4%;新材料及制品产业收入317亿元,增长12.0%;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分别为7.8%、-4.5%、-9.1%,利税在上月实现正增长后本月又转为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