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海洋渔业优势 深度挖掘融合发展潜力

——荣成市成山镇马山居委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荣成市成山镇马山居民委员会1994年成立,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986户,人口2055人,固定资产5.7亿元,耕地面积400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400亩,培植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辖区内企业养捕副并举、港口物流、海运货代、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工民建、钢结构及安装、餐饮、旅游于一体,多元化发展。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大、名、优”战略,注册了“马山天鹅湖”等商标,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目前在南太平洋斐济海域拥有13艘现代化的远洋金枪鱼钓船,作业吨位达8000多吨,现有6000多立方的苗种繁育车间,多项名优养殖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建有“山东省马山集团院士工作站”、“威海市典型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有中级职称以上科研人员26人,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6项,市级15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朝阳产业。拥有国家级3A景区一处,胶东渔家风情体验游一处,对“天鹅湖-马山岛旅游区”做了长远规划,实施大旅游战略,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先后获批“省级原生态旅游景区”、“天鹅湖综合海钓钓场”、“省级休闲海钓钓场”、“山东省休闲海钓示范基地”、“中国十佳海钓路亚基地”、“威海市艺术创作写生基地”等多项荣誉。

一、一年来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1、渔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拥有海水养殖、捕捞、储藏、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紧密,产业链延伸较长。依托荣成市马山远洋渔业公司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本、渔民个体参与捕捞生产,建成了远洋渔业集群,2017年更新改造750KW远洋延绳钓渔船一艘。更新改造后专业远洋渔船突破13艘,在斐济等建设了1个海外远洋渔业服务基地,年捕捞产量达3.7万吨。2017年投资2000万新成立荣成圣铭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端金枪鱼的加工和销售,目前已进行土建施工阶段。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加快,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机制,激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辖区内共有农业合作社2个,辐射带动农户800多户,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以马山集团育苗场、荣成盛世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的海水养殖产业体系,建成海参、鲍鱼、海带育苗基地,海水养殖面积突破2万亩。育苗场顺利完成省厅2017年大叶藻规模化增殖,9月15日在天鹅湖牧场移植增殖株高500px以上大叶藻5.1万株,底播增殖5期种子13万粒,这是我省首次进行海草床规模化修复,也是我国首次开展大叶藻规模化增殖,对打造鱼、虾、蟹、贝、藻(草)等多营养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新模式、完善和提升海洋牧场生态功能、缓解天鹅湖近岸海域生态压力和恢复渔业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产业,依托天鹅湖景区3级景区,拓展大天鹅、海草房、渔家乐、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培植起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各类民俗村(示范点)1多个,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5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0.5亿元。2017年完成了天鹅湖海洋牧场“四个一”中展示厅,体验厅,监控室的建设, 5月份投入使用。2017海上平台项目顺利推进,海上平台浮桥主体完工,进入内装修,研究院改造已完工。 天鹅湖牧场展馆采用海草房式建筑,利用天鹅湖原生态大叶藻苫顶,突出天鹅湖基地特色。互动体验区主要以厨房沙龙为主,建设日式料理台。配套空气炸锅、试吃台、超低温冷柜等设施,即可满足海产品常用烹饪料理方式。工作人员通过料理台对水产品进行烹饪加工的过程,向游客展示海产品烹调特殊的魅力,起到了宣传海洋食品的作用。并于7月份接待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会议的参会领导进行观摩,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打算

紧紧围绕国家试点示范要求,按照“产业融合、链条延伸、农民增收、体制创新、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城乡统筹发展、延伸农村产业链、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活力增强及生态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1、力促农村产业链全面延伸,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辖区目前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要充分发挥好其产业链延伸作用,以产业链延伸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海水育苗养殖产业。加快创建国家级原种场、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推进养殖布局科学化养殖良种化、养殖模式高效化。《山东省荣成市长蛸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6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保育优质长蛸原种亲体10000只,每年提供繁育商品苗种200万只,积极带动周边养殖户养殖长蛸,并可每年推广增养殖面积5000亩以上,保护当地长蛸种质资源。该项目实施后,可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长蛸原种场,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海洋捕捞产业。全力打造远洋渔业,至2020年近洋捕捞渔船稳定在200艘左右,专业远洋渔船突破50艘,远洋捕捞产量达8万吨,产值突破8亿元,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发展到2处。加快渔业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在海外重点建设斐济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提升远洋渔业经济效益; 

2、拓展农业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业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滨海健康养老等产业,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基础促进产业融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田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积极实施荣成市马山岛渔家风情体验区项目。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由“采摘+农家乐”向食宿服务、健身休闲、文化体验、乡村观光、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健康养生等多元业态延伸,至2020年,乡村旅游示范点达到2个,培植50个农业观光旅游专业户,打造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海草房、大天鹅、海鲜美食、渔家民俗等文化资源,定期举办摄影大赛、美食大赛等活动,推动民间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景区、进酒店、进娱乐场所,扩大对外影响力。挖掘天鹅湖景区中日韩交流文化、海洋文化、渔家民俗文化,打造面向国内外的民俗文化体验区。至2020年,建成西公嘴海草房等2个文化旅游特色村,培植50个文化旅游专业户。

      培植滨海健康养老产业。依托优良马山岛的自然条件,融入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加快滨海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结合养生、医疗、影视、文化、体育等产业,规划建设滨海养生度假村、开发健康养老、海鲜美食、康体健身、茶艺酒吧、医疗美容等产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营造浓郁的旅游休闲城市氛围。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