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苘山镇北申格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一、基本情况
该村共有村民355户,980人,其中贫困户87户,182人,目前已经全部脱贫。该村共有党员29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北申格村被确定为省定扶贫村后,村“两委”班子紧抓精准扶贫政策机遇,有效融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帮扶单位帮扶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果桑产业。此外,该村产业发展坚持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依托自然的山、水、林、沟等景观,结合养生、休闲、旅游等多种元素,打造集休闲采摘、自制体验、休闲垂钓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一是发展桑葚种植项目。目前该村桑葚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为配合发展乡村旅游,硬化了山路7000平方米,安装了10个(5处)公共厕所,并建立了1座简易捡果棚,修建一处60*10米的阳光板大棚,购置藤桌椅、果蔬鲜榨机各10套、自动封罐机1台、工作台1个、消毒柜1个,计划桑葚采摘期间供游客现场体验桑葚榨汁等,吸引游客。
二是发展私家菜园(周末农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万元,为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利用扶贫资金购买了护栏网、菜园门、灌溉设施等设备,并整修了田间路,将2亩土地分割成14块私家菜园,对外出租给城市居民,每块菜园每年收取租金300元,目前菜园内为桑树,下一步计划种植蔬菜,既可以满足近郊城市居民吃放心菜的愿望,又可以吸引更多居民到北申格村采摘,旅游,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帮扶群众致富。
三是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在村委西闲置空地安装YL265P-29b光伏组件共145块,总功率38425wp,目前已经安装完毕,实现并网发电。
三、发展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桑葚种植项目建设2016年共获得收益3万多元,收益的70%已经发放给各贫困户,平均每人125元。私家菜园项目2016年收益4200元,村集体拿出73.66%分配给贫困户,平均每人可得收益17元。
二是社会效益。以上两个项目除了经济收益外,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期间解决了10余人的就业问题,平均每人增收8000余元,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村内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三是生态效益。两个项目实施后,新增百亩桑林与周边原有沟、渠、路、林木有机结合,形成了天然的大“氧”吧,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采取重点招引团体顾客采摘、帮助农户采购物资、包装销售桑葚等形式增加收入。
二是积极帮助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宣传“北申格桑葚”(已注册),扩大影响力,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