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融合发展试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照市岚山区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典型经验

日照市岚山区是山东日照精品钢铁制造基地所在地,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单一城市产能规模在国内地级市中居第4位。2020年区内钢铁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值超1600亿元,形成了以钢材精深加工产业、钢铁配套服务业、钢铁下游延伸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循环经济、物流和商务配套服务业等5大产业板块和14类细分产业为核心的钢铁配套产业园。

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高效融合。抓住岚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机遇,依托日照港石臼港区、岚山港区部分区域以及后方配套服务区和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两大龙头企业优势,积极争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日照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钢铁配套产业园为载体推动钢铁主业和配套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结合港口局部用地与城市用地的功能调整,科学优化集疏港通道和城市道路线位选择,使港城运输资源整合,以多式联运和物流大通道建设为载体,以内陆重要枢纽节点和园区为支点,形成日照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多边延伸的物流通道网络和节点服务体系。岚山港当前合计拥有泊位12个,拥有各类堆场2800亩,具备年货物吞吐量9000万吨以上的能力,是国内重要的镍矿集散基地,鲁南地区钢铁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口基地之一,腹地沿新亚欧大陆桥呈龙骨状辐射国内广大地区。今年1-8月,共输送矿石1.02亿吨。

(二)深化服务制造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贯标试点,先后有7家企业入选省级以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有力推动企业建立和改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过程管理机制。突出两业融合项目建设,2021全区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项目共11项,计划总投资1983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3600万元。其中,2021年计划总投资15278万元。其中,日钢智能仓储项目和无人化料场项目,计划总投资1.19亿元,通过建设无线定位系统,提高库区行车作业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建设堆取料机无人化系统,实现料场无人值守。

(三)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立足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引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申报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的超高强韧汽车用钢的关键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2个项目已列入省重点研发项目,日钢ESP高强度汽车大梁用钢产品研发和应用和山钢真空电子束复合增材制造高品质模具钢开发及应用等5个钢铁产业项目被列入日照市创新专项。先后组织申报了先进钢铁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5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一个,院士工作站1家。

(四)推动共享生产平台和衍生制造相互融合。岚山区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充分利用园区优势,推动企业由原材料供应商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吸引产业供应游企业入驻园区,根据园区企业生产需求提供定向开发服务,实现园区装备制造和生产服务平台紧密衔接。如依托园区内现有镀锌生产线和工艺技术,打造更好更优金属表面处理基础平台,面向社会做好金属表面处理生产、制造资源共享,满足园区及周边装备制造服务需求。岚山焊接产业园等高端装备配套相关项目,推动园区内生产制造服务和装备制造业的有效紧密融合,进行重工装备、飞机整机(教练机、小型载人飞机)制造、焊接机器人等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服务配套产业服务能力。

二、推动试点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岚山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协调成立工作机构、组织工作推进方案,扎实推进“两业”融合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两业”融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出台优惠政策,助力深度融合。一方面,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先后出台《日照市岚山区钢铁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日照市岚山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文件,对新落地的项目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标厂等政策扶持。2021年出台《日照市岚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采取投资补贴、税收贡献奖励、设备补贴、物流补贴、培训资助、租金补贴、人才奖励等方式,对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日照市岚山区“双招双引”人才平台载体创建及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凤栖岚山、智汇钢城”工程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优势企业、外向型经济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给予奖励。如鼓励现有工业加快推动“个转企、小升规”,不断优化结构。当年新“纳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三)发挥龙头作用,释放发展潜力。依托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日钢集团特色板材产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培育了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宝华新材料、万方板业、华浙钢棒、京华管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集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延伸产业,以及耐火材料生产、钢渣处理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网发展模式,开发了以第三代汽车用钢、绿色环保型家电用钢、高端牌号电工钢、耐腐蚀船舶钢、海洋平台用钢、优特钢、“以热代冷”系列用钢等为核心的高端精品钢产品,下游及配套产业延伸至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及精深加工配套产业。随着全省钢铁产能布局优化,未来岚山区将形成先进钢铁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工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完善人才管理,探索评价体系。聚焦产业需求,大力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立足“两业融合”产业优势,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构建“产业+项目+人才”引才体系。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改革完善人才管理评价制度。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率先在工程技术领域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评价。深化产教融合,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如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培训新型学徒,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

(五)优化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合力。先后出台《日照市岚山区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重点项目建筑许可办理的通知》《关于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税控设备的通知》《关于落实“市县同权”改革承接市政府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的通知》《关于成立日照市岚山区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深入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取得的成效

2020年,岚山钢铁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601.2亿元、增长1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62元、增长4.1%。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71.35亿元,增长7.9%,占GDP比重为61.9%。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22.0%,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6亿吨,增长9.7%,其中,岚山港完成吞吐量4136万吨,增长1.6%。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1274.5万吨,增长5.1%。完成公路货运量2030万吨,增长7%;货物周转量12.25亿吨公里,增长9%。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