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二)——济南市历下区:实干笃行 奋楫争先 书写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历下答卷”

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积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聚集区”目标定位,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用足用好自贸试验区和科创金融改革示范区制度创新优势,积极对接符合历下产业定位的大型央企、联系对接省属国企,现有省级总部11家,市级总部45家,获2022年度山东省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机构)先进区,2023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第18位),总部经济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创新发展的“乘数效应”“虹吸效应”不断显现,“北方总部经济集聚高地”名片愈发闪亮。

一、强化“三个保障”,打造总部经济最优发展环境

(一)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组建总部经济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破解总部经济培育引进瓶颈问题,抢抓京津冀地区总部迁移、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机遇,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锚定2025年全区总部企业数量达到300家,打造北方总部企业集聚高地的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二)强化重点企业包联服务保障。深入开展“招商服务年”活动,区级领导带头包联全区350家重点企业、34座重点楼宇、58个重点项目,协调解决各类制约企业发展难题事项460余个,推动山东中建城市发展公司、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等重大招商项目相继落地。

(三)强化产业政策支撑保障。先后修订出台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鼓励楼宇经济发展等惠企政策。每年设立不少于2亿元的“区域经济发展资金池”,保障产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做优“两个平台”,夯实总部经济发展载体支撑

(一)全力构建区域发展平台。以“泉城路-解放路-解放东路”作为城市更新轴、经济发展轴、文化传承轴,有机串联老城新区。济南古城片区保护更新上升为市级战略,重点发展高端商贸和精品文旅产业,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山东手造”(济南)展示体验中心精彩纷呈,泉城路商圈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化商圈。济南中央商务区以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聚集区为目标,以“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层为代表的62座百米高楼拔地而起,累计建成高端载体300万平方米,引入18家世界500强区域总部,6500余家各类企业落户发展,汇聚全国性法人机构4家,省级金融总部46家,各类区域总部200余家,成为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入选“中国商务区综合竞争力20强”,位居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第7位。长岭高科片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华为山东区域总部及济南研究所、百度山东总部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明湖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即将竣工,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补链、强链、延链。

(二)精心打造产业园区发展平台。“明湖系”阵容不断壮大,信创产业园与华为共建“三个创新中心”,获评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细胞医学产业园打造全国首个共享实验室、CDMO共享车间、共享临床中心一体化的产业支撑平台。丽山系园区加快崛起,智育谷提档升级,落户高端教育培训机构29家,美育谷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省会文化艺术网红打卡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 批国家级园区,汇集业内知名企业机构81家。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槿椿颐养中心多点布局,绿色产业发展矩阵拉开框架。

三、聚焦“两个重点”,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发展

一方面,狠抓项目落地。赴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多场招商推介会,与省市大型企业和国有平台开展联合招商、以商招商。三峡新能源、省文旅集团、省发展投集团、省财欣集团、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一批投资量大、经济带动作用强、辐射影响范围广的总部项目纷纷落地,为总部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另一方面,狠抓扶持培育。针对本地优质企业,建立“一对一”零距离包靠服务机制,开启“集中辅导、上门服务”模式,确保政策传导畅通无阻,保障本土企业稳健发展。本土民企中,山东建工集团已成长为行业翘楚,华艺集团、世纪缘珠宝、远东保险公估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土国企中,高速集团获评世界500强,海看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83家“高速系”企业、21家“鲁商系”企业、15家“鲁信系”企业扎根历下,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山东高速黄河产投集团、40亿元的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30亿元的鲁信实业集团、30亿元的鲁商城市建设集团、12亿元的济南金控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项目,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做实“三个创新”,走出总部经济发展历下路径

(一)在科创金融改革中突破创新。一是“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围绕“双创”企业成长和金融赋能的痛点、堵点、难点,首创“五位一体”科创金融新模式,用网络数字平台解决获客成本、信息孤岛、智能风控、审批效率四方面问题,坚守现代金融把控好信用、杠杆、风险的宗旨、原则和理念,务求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二是“科技+金融”有机结合。网络数据平台与各类实体经济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结合,形成基于互联网或物联网平台的产业链金融,使平台服务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运行风险下降,坏账率降低。与上海票交所山东省唯一直连接入机构高速通汇资本签订协议,共建立足山东、布局全国的国家战略级数字创新科技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三是科创金融载体形成产业集聚。科创金融大厦交付使用,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山东服务基地和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正式入驻,引入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大陆唯一一家全牌照经营的台资银行富邦华一、挂牌期货公司江海汇鑫全国总部正式落户,山高商业保理、家家悦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业态企业不断汇集,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巩固。

(二)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突破创新。积极布局“1+2+3+4+N”的工作体系,统筹推进算力、算法、算数、算网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投入不少于10亿元,规划建设400P算力的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其中100P算力的一期项目已上线运营;与中国信通院合作建设的全省唯一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将于10月份投入使用。投资5.5亿元的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累计服务5个行业、163家本地企事业单位;百度飞桨平台加快建设,推动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新标杆。

(三)在国有平台服务发展中突破创新。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在城市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做大做强区属国有企业,加快构建“大国资”发展格局。历下控股集团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易通城建登陆新三板,组建历下城发集团、济南古城城市更新公司,服务全区发展的“工具箱”更齐全、更实用。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组建成立历下财鑫集团,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与上海国际资管、山东新动能基金等设立了济南金融科技基金,为招大引强提供强力支持。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