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275条!威海出台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Hi威海客户端讯 8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徐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传军,市司法局副局长毕建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秦泰,介绍《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相关链接

  威海市在强化要素供给、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落实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各部门内部工作事项和跨部门协调事宜从拿地后办理前移至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实现“拿地即开工”。

  深化土地要素保障服务。继续推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开展土地要素支撑对接活动,对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情况全面摸排,将有用地需求的12个省重大项目纳入省级保障范围,争取省级统筹保障新增计划指标1738亩。深入开展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宣讲,组织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和要素保障政策宣讲会。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保障急需落地项目用地需求。加大“用地清单制”改革力度,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

  优化能耗保障方式。针对能耗政策变化情况,组织专业力量,持续指导区市、企业用好相关政策,保障全市企业、项目的用能要素需求。积极落实我省“强化用能要素保障 助力稳增长促投资的若干措施”,对新上非“两高”项目,不再需要能源消费替代,对列入省级重点项目中的新上“两高”项目,能耗替代源确有缺口的,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加强环境容量保障力度。深化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推进“两证合一”改革,实现“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双许可一次办。建立服务项目清单和环评管理台账,实施联络员制度和环评会商制度,在环评编制阶段提前介入,“一对一”精准帮扶。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管理,拓宽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来源,统筹使用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深挖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

 

  为提升我市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法治保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加强有效制度供给。出台《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清理市县两级88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党政规范性文件联合审查机制以及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行政允诺审查、审计监督审查“三个”联动机制。

  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组建由258名法学专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法律服务团,开展“智慧谷招商行”等专题活动50多场,定制“法治体检”套餐70多项,免费向企业发放惠企政策工具汇编(第四批)4000余册。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新增“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事项39项。部署开展“换位思考·执法体验”实践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持续推行以信用和风险等级为依据的涉企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推出分级分类监管事项275项。

 

  今年以来,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四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如何做?

 

  出台《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力服务招商引资等六个方面,出台27条便企利民措施,不断企业群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为企业群众营造“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的政务服务环境,全市政务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9.9%。1至7月份,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19万户,同比增长6.53%。截至7月底,全市实有内资类市场主体45.13万户,同比增长3.56%。下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动威海市民中心建设工作,打造新型“政务综合体”。继续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实现市县镇村四级事项同标准,数据同运行。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在“爱山东”APP上运行,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

全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出台《创新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方案》,围绕企业开办、企业准营、企业运营、投资建设等各阶段,实行全链条协同审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继续为申请人提供企业开办掌上登记、企业档案“掌上”免费查询、企业档案“一站式”迁移调档等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链办理、1小时办结。发挥好工业园区、城市商圈的企业服务站的作用,让园区企业、商圈业户就近办。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改革,推出“智能注销”服务新模式,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创新。继续巩固提升区市全链条闭环审批、“拿地即开工”、申报事项标准化等改革成果,深化项目审批“多证合一”改革。在施工许可阶段,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九证合一”。在项目规划阶段,会同相关部门将“标准地名”“门楼牌号码预编”事项合并到建筑工程规划类许可集成办理,实行“五证合一”。

 

  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优化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服务质效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梳理金融产品144项、金融惠企政策50条、重点项目478个在银企间进行双向推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创新开展“银行行长走基层”系列活动,邀请银行“一把手”走进区市,在一线考察企业和项目,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

  更多汇聚金融力量。扩大金融辅导覆盖面,督促银行机构“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有序推进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围绕550个省市县重大项目、537个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全面对接走访。建立“1+1+1+N”(即“一个主办行、一批智囊团、一套惠企政策、N场对接活动”)产业链金融辅导模式,着力破解产业链企业信息滞后、机构产品服务同质化等融资堵点。

  注重强化政策引领。建立融资惠企政策“工具箱”,加大科技支行、人才贷、人才保等一揽子融资扶持政策宣传力度。(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岳潇/文 毕钰晶/图 郭家琪 毕琛/设计)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