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通知》解读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发改法规规〔20221117号),进一步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全过程管理,提升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市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于5月1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通知(威发改发〔2024〕110号)。

《通知》进一步压实招标人“两审一派一决策”主体责任,4章、15条内容,并附《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决策情况表》《招标人代表授权委托书》,主要包括:

一是对招标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编制招标文件时,应按照“谁招标(采购)谁审查”的原则,围绕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和行为等方面,对招标采购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重点审查招标采购文件中设置的资格条件要求和评标评审标准,是否存在设置不合理条件、隐性壁垒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情形,从招标公告发布环节督促招标人落实好主体责任。

二是对评标报告进行评标情况审查。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应建立完善招标人审核评标报告程序,在中标候选人公示前审查评标委员会提交的书面评标报告,并对异常情形依法进行处置,强化评标过程把关与评标结果审核,将招标投标矛盾争议解决在中标公示前。

三是委派招标人代表参与评标。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单位要委派责任心强、熟悉业务、公道正派的人员作为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出具《招标人代表授权委托书》,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鼓励缺乏专业人才的项目单位建立招标顾问制度,委托相应的专业人才作为招标人代表参与评标。

四是健全企业内部议事决策程序。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招标方案、招标文件等应作为“三重一大”事项纳入集体决策范围,相关决策情况填写《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决策情况表》,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表、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招标决策情况表,作为招标文件的附件上传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随同招标档案一并保存,从档案管理环节督促招标人落实好主体责任。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