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蓝图拆藩篱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按加速键

您是否注意到?2024年“双十一”天猫已经允许使用微信支付,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共享互认也让异地就医更加方便。这些平台间的壁垒逐步消除,正是我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体现。

1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公布。当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副司长缪丹出席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和《指引》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五统一、一破除”是工作着力点

“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们就有了集聚资源、激励创新、升级产业、推动增长的坚实依托,就有了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强大底气。”会上,王善成表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必须要找准工作着力点,才能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五统一、一破除”就是在贯彻落实中抓的重点。

“五统一、一破除”,指的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其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大力推动有关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比如,建设统一的医疗服务市场,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持续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等,缩短诊断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又如,过去消费者网上购物往往只能选择特定的平台支付,相关部门推动有关方面积极提升平台的互联互通水平,去年“双十一”天猫已经允许使用微信支付,京东也即将接入支付宝,平台间的壁垒正在逐步消除。

“总的来看,随着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渐次落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社会共识明显增强,对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循环效能的作用正在显现。”王善成说。

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

“制定出台《指引》,就是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阶段性工作要求。”王善成介绍,具体来看,《指引》从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

要求做的属于“规定动作”,是对各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共同要求。比如,针对交通设施仍存在部分断点卡点的问题,提出“各地区要以打通断头路、基本消除国家公路网省际瓶颈路段以及基本打通跨省航道主要瓶颈和碍航节点为重点,加大协同力度,破除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禁止做的属于“底线红线”,如果触碰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指引》中强调若干“不得”,明确了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条件、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影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相关问题线索一经核实就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还会通报、约谈有关负责人。

鼓励做的属于“自选动作”,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不可能做到齐步走,基础条件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可以先行一步,对标更高标准加快推进本地区以及跨区域的统一市场建设。

据了解,后续,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结合实际对《指引》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和动态更新。

典型案例整改发挥镜鉴作用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为了推动解决各种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8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公开渠道征集了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线索,并将甄别筛选的115条有效问题线索转有关地方核查处理。

“为充分发挥镜鉴作用,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整改情况。”王善成表示,总的来看,各地方对问题线索高度重视,全面开展排查,及时修订、清理、纠正了一批不合理政策规定和做法,强化政策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解决了一批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出问题,起到了“通报一个案例,规范一个领域”的作用。

为进一步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开通了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线索征集端口。“请大家放心,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将做好对问题线索反映人的隐私保护,保障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王善成说。

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落地见效?对此,王善成介绍了五方面工作考虑:

——围绕保障市场体制有效运行,加快完善市场制度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实施好《指引》,推动各地找准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路径。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进一步压减清单事项,优化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经营主体登记事项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迁移即办服务效率。加快推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修订,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法立法进程。

——围绕提升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制度,加快形成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网络,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等。深入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异地异店退换货、公积金异地取用、医保账户异地结算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围绕打通经济循环各环节,加强市场“软硬”基础设施支撑,不断提升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水平。进一步破除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一批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推动各种运输方式规则标准统一协同,加强设施衔接、信息共享、标准协同、安检互认。稳步推进重要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跨区域大规模流通。加快修订商贸物流领域标准,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

——围绕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着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出台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指导意见及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涉企乱收费源头治理,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抓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贯彻落实,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细化政策措施抽查、举报处理等工作规则,切实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

——围绕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密切关注的突出问题,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大力破除经营主体反映强烈、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市场准入壁垒。持续扎实推进招标投标、企业迁移等领域专项整治。健全有违统一大市场问题线索转办核查整改长效机制,适时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形成“通报一个案例,规范一个领域”的示范效应。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大市场,绝不是搞自我小循环,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王善成强调,我国将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让世界各国来华投资者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


信息来源: 中国改革报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