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临港区:同绘“绿”的底色 共谋“碳”的新路

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威海市临港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加速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把绿色低碳融入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探索构建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开发区。

从成功获批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到入选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单位,从获评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到作为全省唯一的近零碳园区试点,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园区类典型案例,威海临港区零碳产业风劲,绿色底色渐浓,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

一、示范引领 打造近零碳开发区“新典范”

“双碳”背景下,临港区锚定“双碳”目标,敢闯敢干、先试先行,聚焦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开发区,按照“1个研究院+2个关键目标+3个数字化平台+4个领域核心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从高碳到低碳、零碳转变的绿色发展之路。截至目前,临港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已达到100%,临港区新增3.9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临港区建筑业发展正瞄准绿色低碳、智能建造、装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迈进。临港区主动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探索实现绿色发展临港路径的具体实践,重点打造了威海零碳城市建设赋能中心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临港区还将“零碳”概念根植于精致城市建设。建成临港区首个零碳光伏公交站,也是威海市首例“微型”源网荷储示范公交站,采用光伏绿色供电模式建设,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公交站台LED屏、手机充电位、自动售货机、广告照明等负载提供绿色电力,即使在夜晚,也能为乘客提供便捷。

二、向绿而行 厚植碳金融“新优势”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新兴领域——碳金融正在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2024年以来,临港区率先开展陆域碳汇测算,打造集“碳服务、碳金融、碳普惠、碳交易”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威海市碳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的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双认证”,可一键生成符合国内外认证要求的碳报告。自去年11月投入试运营以来,平台已为多家企业出具了40余份不同类型的碳报告和认证;还可迅速测算出企业的碳评价结果,推送给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新增近4亿元的授信额度。临港区把“绿色金融”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成立临港区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团队,打造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载体。中心还深入企业指导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帮助企业从全流程视角挖掘降碳空间,从产品端植入低碳标签,擦亮“低碳产品”品牌。临港区还开发了威海市首个林业碳普惠项目,开发碳汇量为2621吨,并实现全市首笔交易,打造了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汩汩绿能。

信息来源: 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