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突破 向“三化”要创新驱动力

近年来,威海荣成市围绕发展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探索搭建全方位的创新发展布局,培育壮大“5+2”七大产业链,抓好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放大“滚雪球”效应,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向“数字化”要创新力,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深入开展“智改数转”,持续加大技改投入,着力打造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灯塔工厂”。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浦林成山获批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入围山东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康派斯获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浦林成山、安鼎生物、天颐热电等企业的26个项目列入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截至目前,荣成市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场景、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16家,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总数达32家;威海海高园产业园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总数3个);新增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总数3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24家,总数分别达到8家、20家、90家;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2024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4家。随着全家食品巧克力“黑灯工厂”项目雏形尽显,荣成市全面开启食品生产“新时代”——近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40多台生产设备,日常运维只需4个人,预计每年产值可达2亿元,全家食品巧克力“黑灯工厂”项目是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的缩影。

向“绿色化”要创新力,积极顺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势,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寻求突破,持续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新能源向深层次、广领域、规模化延伸,华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已实现商运,靖海湾核电厂址列入国家“十五五”能源规划申请的函件已上报国家能源局。靖海湾核电厂址列入国家“十五五”能源规划申请的函件已上报国家能源局。京能宁津、东山坑塘水面光伏项目已并网;涨濛港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石岛湾3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并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性意见。

向“集约化”要创新力,转变以往“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推动资源整合和主业聚焦,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全链条提升。企业负责创新发展,党委政府则全力保驾护航。荣成市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持续密切亲清政商关系,让广大企业家更好地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最近,位于荣成经济开发区的永成新材料公司成功实现了T1100高性能碳纤维的量产,这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碳纤维之一,强度能达到钢的10倍以上,质量却只有钢的五分之一,为推动该项目早落地、早启动,荣成市为项目成立了一支由开发区、发改、住建等部门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靠前服务,实现在签约当天完成立项备案,为后续建设抢出了充足时间,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信息来源: 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

上一篇